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方艺术教育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20045484
  • 作      者:
    (美)阿瑟.艾夫兰著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1
收藏
作者简介
  阿瑟·艾夫兰(Arthur Efland),1965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教育博士学位,现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教授。曾主持编写俄亥俄州小学艺术教育指南和初中艺术教育指南,后者获1982年全美艺术教育学会优秀奖。1984年荣获该年度最佳艺术教育学术论文巴肯奖(Barkan Award)和杰出艺术教育工作者麦克菲奖(Mcfee Award)。

  

  邢 莉,1982年安徽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和文学专业毕业,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毕业,获艺术教育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著译有:《欧美当代绘画艺术》《现代艺术师论艺术》《超越现代主义》等。

  

  常宁生,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美术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美术学、中外美术比较专业博士学位。哥艺术学院艺术史、理论及批语系做博士后研究。现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著译有:《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研究》《欧美当代绘画艺术》《现代艺术的意义》《西方艺术史哲学文选》《油画技法》等。
展开
内容介绍
  1562年佛罗伦萨艺术家及理论家瓦萨利创办了第一所艺术学院,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学院艺术教育的开端。但是,视觉艺术被大学拒之门外一直持续到19世纪,直到约翰·拉斯金在牛津大学开设艺术讲座和画室来提高牛津大学学生的艺术修养才逐渐改变这一局面。今天,无论欧美还是中国,人们终于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要以艺术史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和与其相关的学科知识,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是一部讨论欧美,尤其是美国近现代学校视觉艺术教育发展和演变过程的专著,内容涉及专业艺术教育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开始产生国际影响,至80年代形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简称DBAE)理论,这一理论已经对我国的艺术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回顾这一理论的源头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序言
  当这部《西方艺术教育史》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时,我的这部关于美国艺术教育发展史的著作又将拥有许多新的读者。首先,我要对不辞辛苦将我的这部著作翻译成中文的邢莉女士和常宁生先生表示我衷心的感谢!确切的说在为我的著作拥有新的中国读者而感到荣幸和欣慰的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不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与文明的国度。相比之下,美国的艺术教育的历史却不到两百年。一方面我希望中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够受益于美国的艺术教育经验,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也会有许多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经验。为了使其他国家和民族也能够分享到中国艺术教育的这些宝贵的经验,我希望有一天中国的艺术教育经验也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官并被介绍给世界各国。
  我希望读者在了解美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同时将注意到美国的艺术教育实践是在其他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的教育传统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好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反复摸索之后才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典型的美国教育体系和方法。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不存在所有艺术教育家都必须遵循的单一模式。关于理想的教学实践和方法的不同观念总是随着新的教育目的的出现而产生变化的。在这些论题上总是存在着相互冲突和对立的观点,完全一致的看法是极为罕见的。另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艺术教育的历史既是一个成功的记录,同时也是一个失败的记录。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希望本书的读者既能够从西方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能够从错误的教训中得到教益。
  我衷心希望中国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需求找到其艺术教育模式。我预祝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的学者们写出中国艺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未来再创造的历史。中国成熟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的出现和形成将会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最后,认识到历史是一种不可预见性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国家的艺术教育史都应该由自己来讲述。因此我也期待着讲述中国艺术教育史的著作能够早日问世。
  阿瑟·艾夫兰[ArthurD.Efland]
  1999年8月26日于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
展开
精彩书摘
  5.启蒙时代的艺术教育
  兴起于上个世纪的科学精神到了18世纪,开始把新的变化带入欧洲文明,因为科学带来了技术能力的提高,而技术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另外,科学还导致了对超自然的新的认识。如果上帝确实是宇宙万物及其规律的创造者,它难道就没有义务去遵守这些规律吗?有关某种神权可以终止自然规律的概念难以得到开明思想家们的轻信。更有甚者,一旦人类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认识这些自然规律时。他们便获得了智慧。这类关于神性的态度最终引起人们对诸如君权神授这一类言论的前提的质疑。政治革命迅速地对欧洲的主要国家产生影响,在18世纪80年代末法兰西终于结束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时代。
  专制政体被议会制所取代。有时这些变革是以和平方式出现的.如在英国和荷兰。但是在法国,变革则是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出现的。在这个崭新的世纪中,科学探索的成果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它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的确。技术上的进步和宪法保护下的自由。保证了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
  i8世纪的现实观
  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虽然成书于17世纪,但是人们对它的文化价值的认识确实始于18世纪。牛顿关于宇宙有序的观点对18世纪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确实相当于托马斯.亚奎那的《神学大全》对13世纪、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对古希腊时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18世纪,宇宙被比作一个巨型大钟,是上帝的造物。上帝同时也是银河系及星体运动规律的创造者。18世纪的宗教是一种必须以受教育者易于理解的理性原则为基础的宗教。这与少数人所解释的神性或教会教义体系的宗教是相对立的。
  由于上帝创造了自然及其规律,所以他是善良的,且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性也是善良的——顺从自然规律就是顺从上帝创造的规律,因为两者是相同的。人们由于遵循人为的社会法律而非自然规律,故变得堕落起来。人类建立的制度显得专断、腐败和冷酷。总而言之。十分荒谬。自然被认为有可能提供无穷尽的美好事物.而人为的社会制度则被看做是人类痛苦的根源(Schneider,1965年)。
  在启蒙运动接近尾声时,这一思想在让.雅克.卢梭的著作,特别是在他的小说《爱弥尔》中得到了强烈地表达,这部小说对文明社会的堕落进行了有力抨击。当时人们把还把它理解为一部教育论著;它确实也是在下个世纪裴斯泰洛奇和福禄贝尔的教育活动中达到高潮的、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催化剂(Baker-1982年)。
  新的经济政策的问世。为商业的发展和私人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条件。例如,亚当·史密斯的理论是,个体中间产生了劳动的自然分化现象,这不仅是因为一部分人可以得到较高的报酬·而且还因为这部分人凭借他们所受的教育和经验得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才能。一些人自然而然就成为比其他人更优秀的生产者。所谓开放的社会,是指容许其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并且在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进行自由竞争的这样一种社会。于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技之长。自由经济政策开始取代上个世纪较保守的重商主义政策。
  所有关于进步的信念、自由经济的信念、民主主义伦理道德的信念·以及个人确保其自身幸福之能力的信念,都在18世纪活跃起来。它们对美国教育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另外,关于社会应该为其全部成员提供受教育机会的思想也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思想不仅在比较自由的国家、而目在专制国家里也受到了重视。佛雷德里克大帝在1772年说。“一个国家的幸福和荣誉要求全体公民都要尽可能的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启蒙”(引自Wilds264)。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德国各公国的统治者们才成了创建中学(Realschulen)、市立学校(Burgherschulen)和为满足工业需求而进行艺术教学的新型学校这,样一些教育机构的先驱者。在新教北方地区,受教育的机会已经大大增加,尽管义务教育直到19世纪初才开始出现。
  殖民地时期美利坚的学校教育
  17世纪初.英国移民在新大陆建立了第一批定居地。1607年建立的定居地是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顿;1620年·是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10年之后.是波士顿。1635年4月波士顿建立了第一所拉丁文法学校(Lartin grammar school)。这就是目前仍然存在的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它享有美国最古老的“免费”公立的、无捐赠基金的、非宗派的中学这一盛名(Hohnes,1935年)。
  波士顿的第一批定居者是为了寻找宗教自由而离开母国的英格兰清教徒。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在英格兰的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受过良好的教育,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就是这批人企图模仿他们所熟悉的教育模式而进行的一种尝试。他们认为。以古典语言为重心的古典知识是其教会和国家的基础。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确保有一批能够直接研读经典原著的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博学者。1642年,马萨诸塞州议会通过一项决议法案,即所有城镇将采取措施以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读书、写字、理解宗教教义和国家法律。它同时还规定了违反这一法案的罚金数额。这是英语国家强制规定所有儿童必须接受进步读写教育的第一项法案。这一类的学校法案代表着在美洲殖民地建立一种用税收维持、由国家控制的学校制度的最早尝试。
  这种拉丁文法学校传统并非没有批评者,密尔顿和洛克就是这一类批评者中的代表人物,在本杰明‘富兰克林为费城一所中等学校起草一份提案时这两位学者的著作曾对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密尔顿在他的《教育短论》中。对17世纪英格古典文法学校的呆板枯燥的教育进行了抨击,接着他描绘出一种理想的中等学校模式,这种学校既符合“实践”目标。又符合传统拉丁文法学校所恪守的学术目标。在这里,密尔顿已经预见到这种结构合理的中等学校要比一种单纯提供语言训练的学校更好·而那种拉丁文法学校已经变成了这样的语言训练学校。在其他一些提议中,密尔顿还希望这类中等学校开设体育课,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Sizer.1964年)。
  富兰克林在费城中等学校提案中,建议开设英语、现代语言、算术、航海术和图画这一类的实用科目。图画科目居然出现在提案中,这确实使人颇感惊讶。
  富兰克林成功地获得了费城著名人士的经济支持,但是在提案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富兰克林显然并不成功,这所学校创建不久·其课程内容便恢复了古典学科。我们将在本章稍后的部分中详细介绍富兰克林的提案。
  18世纪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
  关于艺术是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观念。逐渐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在法国,日趋与中产阶级而非宫廷或贵族阶层相提并论的私人沙龙及音乐会。开始成为期刊杂志上引人注目的热门话题。同法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从未制定过一个详细的国家赞助政策,而且也不像法国那样有意识地推行这种赞助,以便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就性质而言。英国的艺术赞助主要是私人行为,并习惯把艺术当作是从欧洲进口的奢侈品。“大旅行”(grand tour)是绅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周游欧洲列国广泛获取文化修养,而收集古物纪念品或艺术作品则是该阶段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
展开
目录
总序
译者序言  论当代艺术教育的一体化
作者序言
前言
第1章 艺术教育的社会情境
1 控制系统
2 艺术的社会情境
3 本书写作计划
第2章 西方艺术教育的起源
1 古典时期的艺术教育
2 中世纪的艺术教育
3 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教育
4 专制主义时代和法兰西学院
5 层蒙时代的艺术教育
6 结语
第3章  视觉艺术与工业革命
1 19世纪改革的根源
2 专业艺术教育
3 综合性大学中的视觉艺术教育
4 结语
第4章  公立学校艺术教育的出现
1 美国公立学校运动
2 欧洲公立学校教授法(教育学)的起源
3 公立学校图书教学的开端
4 裴斯泰洛奇图画教授法在美国的影响
5 工业图画运动
6 结语
第5章  艺术教育中的浪漫理想主义思潮
1 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和教育
2 福禄贝尔和幼儿园运动
3 威廉·托里·哈里斯和理想王义
4 拉斯金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5 19世纪美国女性教育中的艺术
6 校园美化和作品赏析
7 结语
第6章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对美的追求
1 世纪之交的美国艺术
2 英国的艺术和手工艺运动
3 科学对教育思想家的影响
4 世纪转折时期的教育运动
5 第一次世养文战前的艺术教学
6 结语
第7章  艺术教育中的表现主义和重建主义思潮
1 两亥世弄大战之间的美国艺术教育
2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3 教授艺术:表现主义思潮
4 教授艺术:重建主义思潮
5 艺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6 德国的包豪斯学校
7 高等教育中的视觉艺术
8 美国艺术教育综述
9 结语
第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艺术教育
1 战后美国艺术
2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
3 进步时代的曙光
4 战时和战后的艺术教育:重建主义思潮
5 战后艺术教育:表现主义思潮
6 冷战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7 艺术教育领域内的竞争趋势:
1965年一1975年
8 对抗性的责任运动和质量问题运动:
1972年一1980年
9 对抗性的卓越运动和批评理论:
20世纪80年代
10 战后艺术教育领域内的革新
11 艺术教育的社会地位
12 结语
13 走向和谐的交融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