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7179683
  • 作      者:
    杜成宪, 邓明言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教育史学》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继续共同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第二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助出版。《丛书》从教育科学分类学的观点出发,比较系统地从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反映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试图勾勒教育科学的概貌。 
  《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教育史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同时力求做到“三个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材料与观点相结合,叙述与评析相结合。
展开
精彩书摘
  然而它们事实上都是曾经发生过的,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铸,无法否认。这种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客观过程,即为客观的中国教育史。客观的中国教育史为“中国教育史”的第一层涵义,故称其为中国教育史。
  在有了教育实践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并不自觉。随着人类大脑的发展、眼界的开阔,尤其是产生了语言、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开始将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下来,人类也就有了历史的记录;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被连带地记录下来。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逐渐分化,在历史记录中关于教育活动的记载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方面。这种对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过程的记录,即为记录的中国教育史。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即成为后世所称的中国教育史料。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二层涵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
  一般而言,人类有了记录的历史,也就意味着历史学的产生。①因为历史记录既是追忆,也是探索,有时还像黑格尔所说的要“通过想像”。但中国教育史的情形就不同了。有了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并不能说有了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国教育史学(确切地说是中国教育史学科)。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孕育期十分漫长。在日本,教育史学科的产生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事。②在中国,则是在20世纪最初几年。③中国有了中国学者自撰的中国教育史著作,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产生。“中国教育史学科”——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三层涵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
  ……
展开
目录
上编 中国教育史学
第一章 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学科与中国教育史学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是什么?
一、由“历史是什么”引发的问题
二、“中国教育史”的含义
第二节 中国教育史
一、客观的中国教育史(教育史I)
二、记录的中国教育史(教育史Ⅱ)
第三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
一、中国教育史学科(教育史Ⅲ)的产生
二、中国教育史之I、Ⅱ、Ⅲ
第四节 中国教育史学(教育史Ⅳ)
一、以往的中国教育史Ⅲ能不能算科学?
二、中国教育史Ⅳ在中国教育史Ⅲ中孕育
三、中国教育史之Ⅲ与Ⅳ

第二章 中国教育史学科史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百年发展
一、初创(1901~1922)
二、发展(1922~1949)
三、恢复(1949~1976)
四、兴盛(1976~2000)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
一、中国教育史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
一、教材体系
二、课程体系
三、学科体系
四、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历史上有关历史学体系和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设想
一、中国历史学结构和体系观念的演变
二、对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问题认识的发展
第三节 对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构想
一、制度史与思想史
二、通史与专史
三、“内部史”与“外部史
四、“实质研究”与“形式研究
五、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

第四章 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对象
一、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对象的不同见解
二、中国教育史研究对象不同见解产生的原因
三、关于中国教育史研究对象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中国教育史的分期
一、历史上对中国教育史的不同分期
二、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教育史分期的新进展
三、关于中国教育史分期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中国教育史的主线
一、对中国教育史主线的不同见解
二、关于中国教育史的主线
第四节 中国教育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对中国教育史人物评价的曲折历程
二、评价中国教育史人物的标准
三、评价中国教育史人物的一些方法论问题
第五节 中国教育遗产的批判与继承
一、对教育遗产的批判与继承问题的歧见
二、关于教育遗产的批判与继承的若干问题

第五章 中国教育史料和史料学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料及其种类
一、中国教育史研究与史料
二、中国教育史料的特殊性
三、中国教育史料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教育史料学诸相关学问
一、史料学的产生与意义
二、目录学
三、版本学
四、校勘学
五、辨伪与考证
六、辑佚与注释

第六章 中国教育史编纂学
第一节 教育史著作的体裁
一、中国史著作的体裁
二、中国教育史著作的体裁
三、中国教育史著作体裁与内容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史著作的体例
一、中国史著注重体例的传统
二、体例在教育史编纂中的意义
三、中国教育史著作的体例
第三节 教育史著作的文字表述
一、中国史书注重文字表述的传统
二、文字表述在教育史著作编纂中的意义
三、教育史著作文字表述的类型和要求

第七章 中国教育史学科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的离合中成长
第二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与教育学科
一、作为教育学科的中国教育史学科
二、作为教育科学基础学科的中国教育史学科
三、作为教育综合学科的中国教育史学科
第三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中国教育史学科与历史学
二、中国教育史学科与哲学
三、中国教育史学科与文学
四、中国教育史学科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
第四节 中国教育史学科与自然科学
一、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直接影响教育本身
二、自然科学的方法可为中国教育史研究所借鉴
三、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教育史的适用范围及其难度

第八章 中国教育史学评论
第一节 中国史学评论的历史传统
一、中国史学评论标准的提出
……

下编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教育史研究与教育史学料
第三章 教育史的学科内容
第四章 传统教育史与新教育史
第五章 教育史家与教育史评
第六章 教育史方法论
第七章 教育史的发展与未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