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科教育学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642898
  • 作      者:
    王长纯等著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学礼,男1939年1 2月生北京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学礼长期从事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曾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普通物理学、理论物理学、普通物理专题研究等多门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显著。已发表著作两部、论文20余篇。社会兼职: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性健康教育学会副理事长。<br>王长纯,男,内蒙古通辽人,1 942年11月生。1965年北京师范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东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外国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首都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与比较教育中心主任等职。学术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中心学术委员等。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传统哲学和比较教育理论建设》、《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世界教育大系·初等教育》、《世界教育大系·印度教育》等学术论文和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学科教育学概论》包括导言-学科教育学研究的路径、中国学科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历史考察、西方学科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学科教育学知识构架的探索等9部分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1.1中国学科教育实践的历史考察<br>    1.1.1中国学科教育的起源<br>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中国教育史的源头大致可以追溯到五十五万年以前北京猿人的社会活动。为了培养下一代与自然斗争的本领,打制粗石器与用火成了他们的一大教育内容。同时,原始社会的人要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还必须“能群”,亦即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共同的风俗习惯。这样,在原始社会的演化中,遵守风俗-B惯的教育日益重要,并同中国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原始社会的教育充满了泛灵论的色彩。<br>    在由图腾崇拜衍生出的多神崇拜的各种祭神活动中,礼乐教育萌芽了。“礼,大言之,便是一朝一代的典章制度;小言之,是一族一姓的良风美俗。”①祭祀必有音乐和舞蹈相伴,一击一拊,一举手一投足,均有详细规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日益繁细的仪式和禁忌。<br>    据传说,最早专用于祭祀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日“明堂”,始建于神农(约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明堂始于神农,祭祀教民合于一室,故《淮南》谓其‘养民以公’,又日‘教化如神民’。”②这表明,“六艺”萌芽于原始的祭祀活动。但纵观漫长的原始氏族公社,其教育活动尚为一种自然形态的教育,学校系统并没有建立,学习科目也未组织起来。<br>    直到五千多年前,原始氏族公社开始解体,社会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进入到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传统中“五帝”时代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攀上了自己的顶峰。<br>    ……
展开
目录
题词<br>序<br>丛书前言<br>写在前面的话<br>0  导言学科教育学研究的路径<br>0.1  找出所指:普通语义学的启示<br>0.2  文化理解: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新视界<br>0.3  面向实践:马克思主义实践反思哲学的指导<br>0.4  国际视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br>0.5  和而不同:研究的基本态度<br>0.6  从历史说起:探讨的重要原则<br><br>l  中国学科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历史考察<br>1.1  中国学科教育实践的历史考察<br>1.2  中国学科教育思想的历史考察<br>1.3  中国学科教育的历史反思<br><br>2  西方学科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br>2.1  西方人文与古典学科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br>2.2  西方科学学科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br>2.3  西方学科教育发展的特点及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br><br>3  现代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br>3.1  教育学科演进概述<br>3.2  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教育哲学的发生学分析:教育学科诞生条件的个案研究<br><br>4  当代学科教育及学科教育学研究的背景<br>4.1  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线索(1944~2000)<br>4.2  国际课程改革概述<br>4.3  西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当代理性主义教学范式的批判<br>4.4  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br><br>5  当代学科教育研究和学科教育学的探索<br>5.1  对作为传统教育学科的教学法的反思与对新的教育学科的构想<br>5.2  数学学科教育研究和数学学科教育学的探索<br>5.3  日本学者对于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及其重要性的探讨<br>5.4  中国学科教育的研究和学科教育学的探索<br><br>6  学科教育学的身份探索<br>6.1  学科的历史发展<br>6.2  论证学科教育是一门学科的个案分析<br>6.3  学科.划分标准的假说<br>6.4  中国学科教育学学科,身份的判断<br><br>7  学科教育学知识构架的探索<br>7.1  对学科教育学知识构架的思考<br>7.2  学科教育的历史论<br>7.3  学科教育的价值论<br>7.4  学科教育的科学论<br>7.5  学科教育的艺术论<br>7.6  学科教育的研究论<br><br>8  对学科教育学基本特点的应然性思考<br>8.1  精神指向上的人文性<br>8.2  内容上的交叉性<br>8.3  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中介性<br>8.4  对未来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切合性<br>8.5  理论知识上的动态性<br>8.6  学科结构上的离散性<br>9  结语<br>中文主要参考文献<br>英文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