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065367
  • 作      者:
    陈焕章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专门职业,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12-18岁左右的中学生。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其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的培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师智和师能。师德,包括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包括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教育科学知识,聪颖而敏捷的思维;师能,主要指从事教师职业的各种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做学生工作的能力等。
展开
精彩书摘
    (1)教育科学的萌芽阶段。<br>    这个阶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6世纪),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到清朝末年(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剩余产品时,便有人可部分地脱离生产从事文化活动。至奴隶社会,教育走出了存在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混沌状态,日渐专门化。人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思虑其得失,总结其经验,使得研究教育的学问开始萌发,日趋成形。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国古代的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在其从教60多年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由其弟子整理编入《论语》一书,其中“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真知灼见至今仍光芒闪耀。西方则有被恩格斯称作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各自对中西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写作于大约战国末年与汉初之间的《学记》(注:《学记》作者不详,据郭沫若考证,认为是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论,全篇虽然仅1229字,却论及教育的作用、阶段、教学以及教师特点等问题。它比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6)所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约早300多年。萌芽阶段还有许多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理论产生影响,我国著名的有孟子、荀子、韩愈和朱熹等。此阶段教育科学的特点,是尚未从哲学及其他科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论著中,并且,对教育问题的论述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教育原理的学科性质<br>第二节 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br>附录:<br>1.教育科学发展史简介<br>2.西方主要教育思想流派简介<br><br>第二章 教育概述<br>第一节 教育是什么<br>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br>附录:<br>1.教育的本质和规律<br>2.我国学校教育史概要<br><br>第三章 教育功能<br>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功能<br>第二节 教育的育人功能<br>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br>附录:<br>1.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br>2.教育功能与人力资本<br><br>第四章 教育活动与社会<br>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需求<br>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条件<br>第三节 教育规律与社会规律<br>附录:<br>1.教育能“商品化”吗<br>2.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br><br>第五章 教育活动与人<br>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教育<br>第二节 教育要符合人的发展特点<br>附录:<br>1.关于人的教育观<br>2.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改革<br><br>第六章 学校教育活动<br>第一节 学校教育概述<br>第二节 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br>附录:<br>1.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纵横<br>2.学校会消亡吗<br><br>第七章 教育目的<br>第一节 概述教育目的<br>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br>第三节 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br>附录:<br>1.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br>2.现代教育目的观<br><br>第八章 学校教育体制<br>第一节 学校教育体制概述<br>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br>第三节 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问题<br>附录:<br>1.我国学校教育体制发展史述要<br>2.世界学制发展特点综观<br><br>第九章 教师<br>第一节 教师的性质<br>第二节 教师的工作<br>第三节 教师的素养<br>附录:<br>1.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br>2.教师的资格、聘任与进修<br><br>第十章 教育法<br>第一节 教育法概述<br>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法<br>第三节 教育法的实施<br>附录:<br>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r>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r>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r>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br>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