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1721811
  • 作      者:
    陈桂生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桂生,1933年生,江苏高邮市人。教育学教授,曾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原理》一书,曾获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原理(第2版)》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展开对教育原理的论著。《教育原理(第2版)》阐述了教育学相关的概念、教育现象,对以往教育学进行陈述,分析了关于更为复杂的格式问题及现有教育学理论框架。《教育原理(第2版)》可供教育学研究者阅读。
展开
目录
I
前言
1 教育的简单要素
引言:“教育的简单要素”问题
一、前人考察“教育简单要素”的尝试
二、教育过程演变逻辑的展开
2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属性
引言:“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关系属性”问题
一、“教育对象”的发现
二、“教育主体”的认定
3 “教育资料”的分解
引言:“教育资料”问题
一、分解“教育资料”的视角
二、“教育资料”的构成
三、“教育资料”:人类教育文明的“测量器”
四、从“文化资料”到“教育资料”
五、驾驭“教育资料”的主体
4 教育过程与教育实体
引言:“教育组织”问题
一、教育形态的形成与教育实体的产生
二、“学校”的出现
三、教育过程结构的演变
四、教育实体内部结构的变化
五、当代关于“学校教育”的反思
5 教育系统
引言:“制度化教育”问题
一、各级学校系统发生的路线
二、各类学校系统的形成
三、教育系统对教育实体、教育过程的影响
四、教育组织演变的趋势
五、“制度化教育”在中国


前言
6 教育与传播媒介
引言:传播媒介在教育上的意义
一、有声语言与教育的发生
二、文字与正式教育的形成
三、大众传播媒介开辟的教育前景及引发的教育问
四、传播媒介在教育上的应用
7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活动的社会背景(一)
引言:考察“教育与生产力关系问题”的视角
一、从劳动的技术基础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二、从劳动的社会属性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的“生产”属性问题
三、生产力作为教育占有人口资源与物质资源的限度
四、教育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五、教育在现代生产中的地位
8 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活动的社会背景(二)
引言:考察“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关系问题”的视角
一、社会经济结构与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社会的不平等与教育的不平等
二、社会经济结构与教育的社会性质:不平等的社会与不平等的教育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平等”问题
9 教育与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背景(三)
引言:考察“教育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视角
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发生
二、政治作为教育的动因、教育的政治控制与调节
三、教育中的政治:教育的民主与民主的教育
四、教育的“政治”属性问题
五、教育民主化的实质与趋势
10 教育与闲暇
引言:“闲暇教育”:当代教育的新课题
一、教育与闲暇关系的演变
二、“闲暇教育”性质的转变
三、基于现代“闲暇”观念的“闲暇教育”
11 教育的“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
引言:教育的“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问题
一、教育“自我保存”的属性
二、教育“自我更新”的潜力
三、着眼于教育“自我保存”、“自我更新”的教育


前言
12 “教育”概念
引言:“教育概念”问题
一、三种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辨析
二、“教育”概念的内涵
三、“教育”概念的层次
四、一种操作性的“教育”定义
13 教育价值取向
引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一、近代以来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
二、西方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三、社会主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四、教育在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统合
14 教育目的
引言:“教育目的”观念问题
一、教育目的取向的演变
二、当代“终身教育”的目的取向
三、厘定教育目的的主体
四、教育目的机制问题
15 “教育”内涵的分解
引言:教育理论上的一个误区
一、“教育”内涵分解的过程
二、在什么意义上分解“教育”的内涵
三、确立“全方位教育”观念
16 学校的职能
引言:考察“学校职能”问题的视角
一、学校职能的演变
二、学校职能的分解
三、学校职能组合的类型
四、现代学校的异化
五、我国学校职能问题
17 学校与家庭
引言:考察学校与家庭关系问题的视角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二、家庭在“教育机构群”中地位的变化
三、现代家庭与学校职能的错位
四、家庭教育的趋向
五、家庭与学校关系形态的演变


前言
18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理论问题——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与“毛泽东教育思想”比较
二、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收获
19 关于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问题
一、研究“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的思路
二、邓小平考察“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
三、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特征”的表述
四、“资本主义教育”的定性
五、“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义
20 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问题
一、“教育的战略地位”的含义
二、“教育的战略地位”的立论
三、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的澄清
四、“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落实
21 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问题
一、“拨乱反正”的基调
二、“人才”观念
三、在经济发展战略意义上的“知识”与“人才”
四、人才与教育
22 关于教育三个面向”问题
一、不可忽视的基本前提
二、老传统与新课题
三、教育“三个面向”的新意
23 关于培养“四有”新人问题
一、“四有”提法的变化
二、“四有”要义
三、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教育
四、关于“最大的失误”的告诫
24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
一、逞新时代教育的“体制风流”
二、“教育体制”的形式框架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
四、办学主体的结构
五、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六、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七、学校管理体制
跋:教育理论“专业性”问题
[附录]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论争述评
本书尝试探索与尚待探索的问题
外国人名索引
主要参考资料目录
本书作者教育著作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