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社会的崛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495322
  • 作      者:
    (美)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我希望通过《网络社会的崛起》与中文读者进行观点交流,并能在知识交汇过程中,有助于《网络社会的崛起》的最终目的: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正在浮现成为全球系统的新社会,并及时地让各地人民知道这个社会,从而控制他们自己的命运。
展开
作者简介
  曼纽尔·卡斯特,1942年生于西班牙,1979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社会学与城市和区域规划学系,曾在巴黎大学任教12年,还曾任教与客座访问于马德里、智利、蒙特利尔、坎皮纳斯、卡拉卡斯、墨西哥、日内瓦、哥本哈根、威斯康星、波士顿、南加州、香港、新加坡、台湾、阿姆斯特丹、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东京/一桥以及巴塞罗娜等地。已出版了20余种著作,包括1989年《信息化城市》。古根海默会员,欧盟执委会委员。曾获得莱特·米尔斯奖与罗伯特和海伦·林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对本人以及本书而言,能有机会接触中文读者,真是荣幸之至。这不但是因为中国文化与文明是最古老也是最高度发展的人类历史之一,还因为未来的世界将越发紧密地与中国的未来相互联系。公元2000年将届之际,中国各地不寻常的经济增长、技术现代化与社会变迁过程,都正在重新塑造地球的面貌。对中国及人类而言,用充满智慧的意义与充满展望的视野经历当前这个转化过程,确实是必要的。西方经常缺乏这种意识,而我怀疑中国人也相当有限。就像历史上所有快速而多重向度变迁的时期一样,我们习惯用来思考社会的知识范畴已经变得过时:社会、经济与政治理论,在我们最需要据以了解世界与引导我们的实践时却失效了。三卷之一的本书,在我们当前知识的状态下,尝试以经验分析为基础,重新思考这个正在浮现的社会与经济。本书从全球视角着手,分析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影响,因为这些戏剧性的技术变迁,是当前最直接感觉到的结构性转化。但是这并非认为技术决定了社会,而是技术、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场景。因此,虽然本书的确奠基于研究和理论,却是在处理我们个人的事件,因为本书尝试诠释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之物质基础的变迁。本书试图针对不同的社会,研究不同的文化与知识传统。事实上,我认为,更甚以往,许多探究后工业社会或信息化社会之转化的努力,大部分都是受美国或西欧经验启发的种族中心主义研究。即使是日本,对于信息社会及其意义的研究,也经常只是重复美国的诠释。而中国人许多有关新信息社会的观点,大都取自美国的意识形态专家——未来学家。这些人是商业作家,他们的观点多半是没有学术研究根据的臆测,以一种新版的文化殖民主义,将美国所发生的经验推延至世界各地。本书一开始即将人类经验的整个范围存之于心,审视技术与社会力量互相影响下新社会的浮现。这是作者12年来行走北美洲、拉丁美洲、西欧、俄罗斯(包括西伯利亚与俄罗斯太平洋地区)、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新加坡、韩国与日本,加上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补充材料与观察的作品。接触非西方文化的资料时,比如说中文,由于语言的限制,我则依赖同僚的协助,以及通过研究助理的介绍,告诉我需要了解的且对分析世界有所裨益的非西方文化成果与材料。就此,我特别感谢我的同僚夏铸九博士与邢幼田博士,与他们多年来的持续性知识对话,加深了我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了解。其他中国、日本、韩国与俄罗斯同僚的贡献,当在本书谢辞中再三鸣谢。
  我希望通过本书与中文读者进行观点交流,并能在知识交汇过程中,有助于本书的最终目的: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正在浮现成为全球系统的新社会,并及时地让各地人民知道这个社会,从而控制他们自己的命运。
展开
精彩书评
  一部杰作:揭示当代文明系统之逻辑,理清信息化社会之意义——本书
  对社会科学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费尔南多·卡多索(Femarldo Henrique Cardoso)
  圣保罗大学政治学教授,国际社会科学学会前任会长,前巴西总统
  卡斯特的杰作重新发现了贤达社会科学的最高雄心:揭示新技术与经济
  文明所产生的社会、文化与心理转化来替代对人性的研究。本书将成为21世
  纪的经典。
  ——阿兰-图雷纳(Alain T
展开
精彩书摘
  子日:“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子贡对日:“然,非与?”
  日:“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篇》
  公元两千年将届之际,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转化了人类生活的社会
  图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在加速重造社会的物质基础。全世
  界的经济已然成为全球互赖,在易变不定的几何形势系统中,引入了经济、
  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新形式。苏联解体,以及其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衰
  落,已经暂时破坏了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挑战,将政治上的左派(及马克思主
  义理论)由马克思一列宁主义的致命吸引力中拯救出来,并导致冷战结束,
  这降低核子大破坏的风险,并且根本性地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资本主义本
  身已经历了深刻的再结构过程,其特性是管理上有更大的弹性;公司内部以
  及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均分散化与网络化;资本相对于劳动的大幅度增长,使
  得劳工运动的影响力相应式微;工作关系日趋个体化与多样化;妇女通常是
  在遭受歧视的工作条件下,大量地被编纳成为有薪劳动力;国家干预则选择
  性地解除对市场的管制,并依每个社会的政治力量与制度性质而定,以不同
  的强度和取向取消了福利国家;在资本积累与管理的场合中,在地理与文化
  上日益分化的脉络下,全球经济竞争加快了。由于资本主义体系这场仍在进
  行中的基本调整,我们已经见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整合、亚太地区崛起成为
  新的支配性全球制造中心、艰辛但无可动摇的欧洲经济统一、北美区域经济
  的浮现、过去的第三世界的多样化与分解、受市场经济影响的俄罗斯与苏联
  地区的逐步转轨,以及全世界有价值的经济区段(segments)整编为一个相互
  依赖的系统,如同一个单位以即时(real time)运作。在这些趋势下,不平
  等的发展更为凸显,现在已不仅是南北之间的不平等,而且是各处社会里每
  个有活力的区段和疆域,与其他沦为与系统逻辑全然无关之处的地方两方之
  间的不平等。事实上,我们观察到信息革命释放出庞大生产力的同时,全球
  经济里人类悲惨的黑洞也益形巩固,例如非洲的布吉纳法索(Burkina。
  Faso)、纽约的南布朗克斯(South Bronx)、日本的釜夕崎(Kamagasaki)、墨
  西哥的恰帕斯(Chiapas),或是巴黎的拉谷奴阜(La Courneuve)等地。
  同时,世界上的犯罪活动与黑社会组织,也已迈向全球化与信息化,并
  提供了极端精神活动与禁忌欲望的刺激工具,以及我们社会需要的任何形式
  之非法贸易,从精密武器到人体无所不包。此外,新的传播系统日趋使用全
  球的数码语言,既将我们文化的言词、声音与意象之生产与分配在全球层次
  整合,又按个人的心情和身份品位量身订制。互动式电脑网络(network)呈
  指数增长,并创造传播的新形式与频道。它既塑造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所塑
  造。
  社会变迁也和技术与经济转变的过程一样剧烈。尽管妇女状况的扭转过
  程困难重重,但家长制已然受到攻击,在许多社会里已经动摇,所以性别关
  系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成为争论的场域,而非文化再生产的领域。女人、男人
  与孩童之间的关系,有了根本的重新定义。而家庭、性欲特质与人格,也随
  之有了根本的重新界定。环境意识已经渗入社会制度,其价值已赢得政治上
  的呼吁,代价则是被企业与官僚体系每日实践的表里不一操纵。政治系统卷
  入合法性的结构性危机中,周期性地为丑闻所苦,少不了依赖媒体报道与人
  格化了的领导权,并且日渐与市民分离孤立。社会运动则呈片断化
  (fragmented)、地域化、单一议题取向,以及瞬间即逝的倾向,不是退缩于
  内在世界之中,就是围绕着媒体意象而突然短暂炫耀一下。在这样一个没有
  控制、令人困惑的变迁世界里,人们倾向于围绕着“原始认同”(primary
  identity)而重新编组:宗教、种族、地域、民族等。宗教的基本教义派,
  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甚至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派”(这似
  乎是个矛盾的字眼),在动乱不安的年代中,有可能是最庞大的个人安全与
  集体动员力量。在财富、权力与意象全球流动的世界里,对于集体或个人、
  认定或建构之认同的追寻,变成社会意义的基本来源。这不是一种新倾向,
  因为认同特别是宗教与种族认同,在人类社会的开端就已经是意义的根源。
  然而在一个普遍充斥着组织崩溃、制度丧失合法性、主要的社会运动消失无
  踪,以及文化表现朝生暮死的历史时期里,认同变成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
  惟一的意义来源。人群越来越不是按照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按照他们是什
  么,或者相信他们是什么来组织意义。然而,在另一方面,工具性交换的全
  球网络,按照能否满足网络所处理的目标,在策略性决策的无情流动中,选
  择性地接通或切断个体、群体、区域,甚至国家。这是抽象普遍的工具主义
  与有历史根源的排他性认同之间根本分裂的结果。我们的社会逐渐依循网络
  与自我之间的两极对立而建造。
  在功能与意义之间有结构性精神分裂症的状况下,社会沟通的模式日渐
  压力沉重。当沟通失败,或者不再沟通,连冲突性的沟通形式(如社会抗争
  或政治对立的情况)都没有时,社会群体与个体之间便疏离异化,视他者为
  陌生人,最后变成威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片断化愈加扩展,认同变得
  更为特殊,日渐难以分享。信息化社会(informational society)就其全球
  展现而论也是奥姆真理教的世界,是美国民兵、伊斯兰/基督教神权政治的
  野心,以及胡图族/图西族(Hutu/Tutsi,布隆迪)相互灭种的世界。
  由于受历史变迁的规模与范围所惑,我们时代的文化与思想经常欣然拥
  抱新的千禧主义(millenarianism)。技术的预言为新时代布道,根据了解不
  清的电脑与脱氧核糖核酸(DNA)逻辑来推断社会趋势与组织。后现代文化与
  理论则沉迷于庆祝历史的终结,以及某种程度的理性的终结,放弃了我们了
  解的能力以及制造意义,甚至是制造无意义的能力。这其中暗含的假设,便
  是接受了行为的完全个人化以及社会对其命运的无能为力。
  本书逆破坏之流而上,对于各种形式的知识虚无主义、社会怀疑主义与
  政治犬儒主义提出异议。我相信理性,以及召唤理性却不崇拜理性女神的可
  能性。我相信有意义的社会行动与转变改造的政治有其实现机会,而不一定
  漂向绝对乌托邦的致命急流。我相信认同的解放力量,而不必接受认同的个
  性化,或为基本教义派所俘虏。我拟议的假说是:构成新而令人困惑的世界
  的所有主要变迁趋势,都彼此关联,而且我们能够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纵然存在有时堪称悲剧性知识错误的漫长传统,我还是相信观察、分析与
  理论化确实是一种有助于建立不一样的更美好世界的方法。重点并不在于提
  供解答——每个社会都有其特殊解答,而且社会行动者应该自行找到答案—
  —而在于提出一些适切的问题。本书想要对此必然属于集体努力的分析性工
  作略尽绵薄之力;这种集体努力早已经从许多不同视野着手进行了,目标在
  于以可得的证据与探索性的理论为基础,了解我们的新世界。
  为了要朝这个方向迈出几步,我们必须认真看待技术,以之作为探究的
  起点;我们必须把革命性的技术变迁过程摆放在该变迁过程发生与形塑的社
  会脉络之中;我们也应铭记在心,描绘新历史时,认同的追寻与技术一经济
  变迁同样有力。论说及此,我们即将展开知识之旅,这趟旅程会带领我们到
  好几个领域,跨越不同文化与制度的脉络,因为要了解全球大变革(global
  transformation),便需要尽可能采取全球性的视角,但这当然受限于作者
  的经验和知识。P1-4
展开
目录
信息化社会与认同的运动——中文版译者序
中文版作者序
2000年版谢辞
1996年版谢辞
总导言网络与自我
技术、社会与历史变迁
信息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主义:发展方式与生产方式
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重建”
信息化社会中的自我
方法简述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
哪一种革命?
工业革命的启示
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序列
微体工程的巨大变革:电子学与信息
互联网的建立
网络技术与普遍存在的电脑运算
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分水岭
生命技术
技术变迁的社会脉络与动态
信息技术革命的模型、行动者与基地
信息技术范式
第二章  新经济: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
生产力、竞争力与信息化经济
生产力之谜
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力是信息化经济特有的吗?
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获利力
信息主义的历史特殊性
全球经济:结构、动态与起源
全球金融市场
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增长与转变
全球化对抗区域化
生产的国际化:多国公司与国际生产网络
信息生产与选择性的科学及技术全球化
全球劳动
全球经济的几何形势:区段与网络
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再结构、信息技术以及国家政策
新经济
第三章  网络企业:信息化经济的文化、制度与组织
资本主义重构以及由工业主义转向信息主义的组织轨迹
从大量生产到弹性生产
小型企业与大公司的危机:神话与现实
丰田主义:管理阶层、工人合作、多功能劳动力、
全面质量管理以及降低不确定性
公司间的网络化
公司策略联盟
水平公司与全球企业网络
垂直公司模型的危机与企业网络的兴起
网络的网络连接:思科模式
信息科技与网络企业
文化、制度与经济组织:东亚企业网络
东亚企业网络的类型学
文化、组织与制度:亚洲企业网络与发展性国家
多国企业、跨国公司与国际网络
信息主义精神
第四章  工作与就业转化:网络工作者、无工作及弹性工作者
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与职业结构之历史演变:
以1920~2005年的七大工业国为例
后工业主义、服务业经济以及信息化社会
就业结构的转化:1920~1970年与1970~1990年
新职业结构
信息化社会的成熟:21世纪的就业预测
总结:就业结构演变及其对信息化社会之比较分析的意义
有全球劳动力吗?
信息化范式的劳动过程
信息技术对就业的影响:通向无工作社会?
工作与信息分隔:弹性工作者
信息技术与劳资关系的再结构:社会二元论或片断化的社会?
附录A:第四章统计图表
附录B:七大工业国就业与职业结构分析之方法论
注记与统计参考资料(1920~2005)
第五章  真实虚拟的文化:电子沟通的整合、受众的终结与互动式网络的出现
从古腾堡星系到麦克卢汉星系:大众媒体文化的兴起
新媒体与受众的分殊化
电脑中介之沟通、机构控制、社会网络与虚拟社群
迷你电信的故事:国家与情爱
互联网星系
互动式社会
大融合:作为象征环境的多媒体
真实虚拟的文化
第六章  流动空间
先进服务业、信息流动与全球城市
新工业空间
电子别墅里的日常生活:城市的终结?
都市形式的转化:信息化城市
美国最后的郊区边境
欧洲城市消逝中的魅力
第三千禧年的都市化:巨型城市
空间的社会理论与流动空间的理论
历史终结之建筑
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
第七章  永恒的边缘:无时间之时间
时间、历史与社会
时间是价值的根源:全球赌场
弹性时间与网络企业
生涯工作时间缩减与扭转
生命周期的模糊化:趋向社会失律症?
否定死亡
瞬间战争
虚拟时间
时间、空间与社会:永恒的边缘
结论  网络社会
参考文献


表 目 录

表2-1  生产率:每个工人产出增长率
表2-2  企业部门生产力
表2-3  企业部门生产力之演变
表2-4  非自由贸易部门的生产力演变
表2-5  美国工业部门与周期生产力之演变
表2-6  1970~1996年跨国债券与股票流动比率
表2-7  1960~1997年表列各国商业银行中有价资产与债务中外国人持有所占比率表
表2-8  1965~1995年世界出口趋势表
表2-9  按最近的年份、地区与国家所统计的母公司与外国分公司数目表
表2-10  1995~1999年股票价值变动率:500家涨幅最大的股票
表4-1  1920~1991年美国:各级产业与各产业细项之就业分配百分比
表4-2  1920~1990年日本:各级产业与各产业细项之就业分配百分比
表4-3  1925~1987年德国:各级产业与各产业细项之就业分配百分比
表4-4  1921~1989年法国:各级产业与各产业细项之就业分配百分比
表4-5  1921~1990年意大利:各级产业与各产业细项之就业分配百分比
表4-6  1921~1992年英国:各级产业与各产业细项之就业分配百分比
表4-7  1921~1992年加拿大:各级产业与各产业细项之就业分配百分比
表4-8  1921~1991年美国:各产业就业统计
表4-9  1920~1990年日本:各产业就业统计
表4-10  1925~1987年德国:各产业就业统计
表4-11  1921~1989年法国:各产业就业统计
表4-12  1921~1990年意大利:各产业就业统计
表4-13  1921~1990年英国:各产业就业统计
表4-14  1921~1992年加拿大:各产业就业统计
表4-15  选择国家之架构
表4-16  1960~1991年美国:各职业雇员分配百分比
表4-17  1955~1990年日本:各职业雇员分配百分比
表4-18  1976~1989年德国:各职业雇员分配百分比
表4-19  1982~1989年法国:各职业雇员分配百分比
表4-20  1961~1990年英国:各职业雇员分配百分比
表4-21  1950~1992年加拿大:各职业雇员分配百分比
表4-22  1950~1990年西欧之外国居留人口
表4-23  1970~1997年主要国家与区域制造业就业人数统计表
表4-24  1960~1998年美国所有工作者中种族与性别群组就业率
表4-25  各个国家信息科技每一位工作者花费(1987~1994),就业增长率(1987~1994),未就业率(1995)
表4-26  各个国家每一雇员主要电话线(1986年和1993年)与每1000人网路主机数(1996年1月)
表4-27  1973~1998年15~64岁男人和女人就业/人口比率
表4-28  日本公司在长期雇佣体系中标准工人比率
表4-29  1995年美国收入等级区分股票拥有权集中比率
表A4-1  产业部门的分类各中间产业类别
表A4-2  国家的产业分类
表7-1  1870~1979年每人每年工作时数
表7-2  1950~1985年潜在的一生工作时数
表7-3  1970~1987年工作的时间与缩减
表7-4  1970~1995年世界主要区域人口特征
表7-5  1901~1985年若干工业化国家的总生育率
表7-6  1960与1990年美国每千位妇女第一胎成活数,依母亲年龄组分(30~49岁)及依种族分
表7-7  1990~1995年选择国家之婴儿死亡数比较(估计数)


图 目 录

图2-1  1995~1999年美国生产力增长图
图2-2  1972~1999年美国生产力演变估计图
图2-3  1970~1995年贸易与资本流动增长图
图2-4  1976年和1996年以科技强度等级界定的国际贸易商品图
图2-5  国外直接投资图
图2-6  1992~1997年跨界合并与购并图
图2-7  出口占有率
图2-8  1986~1998年美国高科技部门占有率增长图
图2-9  衰退中的股利分配图
图4-1  1900~1994年美国人口中境外出生比率百分比
图4-2  有选择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本国人及外国人总生育率
图4-3  1973~1999年国际区域就业增长指数图
图4-4  1983~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兼职雇员比率图
图4-5  1983~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自雇工比率图
图4-6  1983~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临时雇员比率图
图4-7  1983~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受雇劳工非标准类型就业比率图
图4-8  1982~1997年美国临时雇工就业数
图4-9  1999年加州工作年龄居民任职传统工作百分比图
图4-10  1999年加州工作年龄居民传统工作任期的状况与长度分类图
图4-11  战后时期的日本劳动市场
图4-12  1984~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年生产力、就业、工资增长图
图5-1  主要媒体集团1998年营业额
图5-2  1999年欧洲媒体集团策略联盟关系图
图5-3  1989~2006年互联网主机数
图5-4  全世界互联网网址与国家代码名称网域之城市分布图
图5-5  北美互联网网址与国家代码名称网域之城市分布图
图5-6  欧洲互联网网址与国家代码名称网域之城市分布图
图5-7  亚洲互联网网址与国家代码名称网域之城市分布图
图6-1  1982年与1990年信息流动的最大绝对增长图
图6-2  美国输出至世界主要区域与中心的信息图
图6-3  信息技术制造业特征与其产业空间模式之间的关系系统图
图6-4  世界最大的都市聚集区
图6-5  珠江三角洲都市区域的主要节点与扣连图示
图6-6  高雄市中心街景
图6-7  巴塞罗那机场入境大厅
图6-8  D.E.萧氏公司大厅接待室
图6-9  1999年贝尔维尔:一个多重文化的都市地区
图6-10  1999年巴塞罗那的拉斯兰伯拉斯:一个可居住地区的城市生活
图6-11  巴塞罗那:格拉西亚(Paseo de Gracia)
图6-12  加州欧文(Irvine)企业园区
图7-1  1970~1998年8个国家55~64岁男人劳动力参与率图
图7-2  1947~1987年日本依年份在医院死亡数相较于总死亡数的比率(%)
图7-3  1720~2000年依年份相较于世界人口的战争死亡数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