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播音学发展论
张颂
张颂 河北省易县人,1936 if-7 A ,中共党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播音创作基础》、《朗读学》、《朗读美学》、《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语言传播文论》、《语言传播文论(续集)》,主编《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等。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特邀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播音”概念是发展的,国外的不说,远的也不说。
中国的广播是从1923年1月23日在上海成立的第一座电台开始播音后开始的。中国的电视是1958年5月1日以“北京电视台”的名义进行实验性播出开始的。1958年9月2日,由实验性播出变为正式播出。
我们国家广播和电视的发展过程是比较短的。虽然短暂,只是历史的一瞬,但是给我们的教益是很多的。因为中国的国情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最近100年来,我们国家的变化,风云激荡,道路曲折,在广播电视事业上也有所反映。
比如,文革期间,我现在的看法是,从播音的角度看不能全盘否定。尽管它的内容,包括某些形式,都是绝对化的,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但是在播音表达上应该说有其独到之处。但是文革后我们并没有认真地总结,反而,因为彻底否定文革,而把一些好的东西忘记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陈钢播“大文章”播得相当好,大嗓门,大气势。实际他在话筒前用的音量很小,但是他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通过广播进行表达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立体化”的声音。或者明确一点说,不是用声音的强弱,而是用声音的高低来进行表达,这是我们民族美学音声化中的一个观点,即“抑扬顿挫”,特别是“抑扬”。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现在还播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可能大家觉得这还有什么讲究的呢?可是当时陈钢的处理是给它一个悬空的架势,一个极大的落差,(演示)“《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这是一种韵律,蕴涵着一种气势,把表达的力度表现出来了,内在的力量体现出来了,这绝对不是从日常生活的谈话里就能捕捉到、模仿到的。
中国人的历史思维中有一个惰性,要么“全部”,要么“全不”,要么都好,要么都坏,这是非常恶劣的劣根性。它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上,甚至于在我们的人生体验上,都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对待历史?怎么对待学问?怎么对待科学研究?
我今天基本从这个思路里面谈几个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