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广播电影电视史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475959
  • 作      者:
    李幸,刘荃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内容介绍
  《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广播电影电视史论》的特点是运用已知的史料来探讨广播电视在传播学研究的视野里的种种规律性问题。《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广播电影电视史论》分为广播、电影和电视三编,之所以在广播和电视中插入整整一编有关纪录电影的介绍,是因为这一媒介与广播电视的联系太多。比如电影的纪录片形式为电视所承续,探讨纪录电影也是在探讨电视的一部分,电影对声音的研究与广播的发展有关,并对电视产生了不可摆脱的影响。可以说,电影兼有广播与电视。而且,把广播、电影、电视联系起来进行传播的这三大媒介的类型感知,《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广播电影电视史论》的论述也似更能顺理成章。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来说,时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才能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好听好看的广播电视节目。这个问题也是正在学习和研究广播电视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所着重思考的。本书作者对此的认识是:深人了解世界广播电影电视的历史,你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1993年在中国大陆出现的晨问电视节目《东方时空》为例(人们一般认为这个节目富有新意):首先,在早晨开办电视栏目,西方早已有之,而且收视率并不低;其次,栏目定位在新闻(信息)杂志,也是西方成功的经验。再看《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东方之子’’是人物访谈类专题,早在5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广播电视工作者默罗就成功地开办了此类节目;“生活空间”的短纪录片样式,近承西方常见的电视节目,远则可溯源于电影纪录片;“面对面”(取代“音乐电视”的子栏目)是西方电视最喜欢用的主持人栏目名称,默罗的人物访谈节目就叫“面对面”;“焦点时刻”(后改为“时空报导”)也是西方电视节目最常用的一类名称。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1编 广播
第一章 广播的诞生
第一节 有线电报
第二节 电话与无线电报
第三节 早期广播

第二章 广播的发展
第一节 起步的探索
第二节 广告与广播
第三节 管理与法规
第四节 节目的成长

第三章 广播走向成熟
第一节 广播网形成
第二节 节目的独立
第三节 明星与名牌
本编结语

第2编 电影与电视
第四章 电影的纪录性
第一节 纪录的诞生
第二节 卢米埃尔
第三节 弗拉哈迪
第四节 格里尔逊

第五章 电影的报导性
第一节 报导的产生
第二节 “直接电影”
第三节 “真实电影”

第六章 电视常用的电影手法
第一节 采访
第二节 解说
本编结语

第3编 电视
第七章 世界电视发展简史
第一节 电视的发明
第二节 电视的成长
第三节 电视的兴盛

第八章 美国电视节目发展历程
第一节 新闻(资讯)节目
第二节 娱乐节目
第三节 电视明星主播

第九章 中国电视传播方法演变
第一节 “文学电视”第二节“电影电视”
第三节“报人电视”与“口语电视”
本编结语

附录
一、中国电视台:虚假繁荣,低水平运行等着办不下
去的时候到来?
二、电视传播的接受特性不容忽视
——《东方时空》节目变动得失探讨
三、中国电视节目界定分类有感
四、中国杂志型电视节目之误区
五、影视潮流20年
六、春节联欢晚会:画个句号如何?
七、关于电视与读书的访谈
八、为新媒体而生者:《公民凯恩》及其导演威尔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