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网络采访。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既是大众传播工具又是人际交流工具,既可以发布新闻,也可以用于采集新闻、查阅资料及收集新闻的背景材料等。譬如,人们可以通过各家网站浏览新闻,也可以通过E-mail与熟人亲友联系交流,甚至可以上BBS与陌生人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
网络采访相比较传统媒体采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信息的广泛性;二足采集形式的多样性;三是新闻采写的即时性;四是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五是信息采集过程的交互性等。
网络采访的主要形式是:
直接转载信息。网上的信息可谓是应有尽有、取之不尽。我国众多报纸的信息注明是“采自互联网”,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则已把网上信息作为其消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组织网络调查。即把问卷通过网络送到电子公告版上,不仅得到众多受众的关注,更可得到最快速度的反馈,这比传统的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访问等形式,效果要好得多。
通过E-mail交流。以往受时空的限制,传统媒体的采访方式受到较大局限,所遇障碍也较多。而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记者则可以较顺利地接触到你感兴趣的任何一位客体,包括名
人直至国家元首,只要他在因特网上开辟了网页,设立了电子信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自1996年上网打出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后,网上来信的利用率竟高达10%。许多传统媒体的记
者也深有感触,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都是亲友及时通过E mail传送给他的。
查阅收集资料。因特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海洋,成千上万个数字化图书馆和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只需轻轻按上几个键,便可查阅任何资料。
因特网的问世给记者采访提供了莫大的空间和便利,如《北京青年报》的《电脑时代》版专设的“网上采访”栏目,就不断推出记者采访的成果。但是,也同时给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除了会熟练地使用电脑以外,英语水平要尽快增强,因为这是网络的主导语言。另外,必须增强法制观念,遵守与网络相关的法规,不能随心所欲。再则,网上新闻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不高,记者在进行网上采访时,更加应该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
顺便提及,近年来我国已出现网络记者,这是一种新兴的记者种类,即专指为网络媒体采集新闻、组织报道的专职记者。曾代表《人民日报》网络版参与澳门回归报道的王淑军、罗华对自己的身份解释为,“我们被称为网络记者,这个称呼有这样两层意思:我们首先是中国传统媒体的记者,其次我们是在传统媒体兴办的网站从事新闻编采工作。我们既脱胎于传统媒体,又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专门的网络采编队伍将会形成和扩大,届时,网络记者的性质、任务及其解释必将发生变化。
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具体为下述六种:
(1)”常驻采访。
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这种采访时间长,题材面宽,要求记者具有全局观念,从驻地的实际出发,注意采写既能反映当地实际又对全局有普遍意义的新闻;要有较强的
独立社交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采写各种新闻体裁的技能;同时,要尊重所在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政策法令。
(2)突击采访。
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任务紧迫,事先无法从容准备,全靠记者的经验积累和临场发挥。具体要求是:记者必须闻风而动,迅速赶赴事
件现场,要忙而不乱,冷静观察,尽快弄清事件的起因、性质和相关材料,并有“倚马可待”——立等可取的写作能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一般要实行严密封锁,不让闲人进出,常常连记者也在被挡驾之列。此时,记者更要下定决心,调动自己平日建立的一切关系网,使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手段,最终冲破封锁,深入现场采集新闻。
(3)交叉采访。
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与单打一的采访形式相比,交叉采访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途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交叉采访
须讲究交叉艺术与要求:记者应根据新闻线索统筹安排,利用所在单位或地区的人员、交通、资料及通讯设备等便利条件,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条有理地进行交叉采访;记者头脑应冷静,决定应果断,行动应迅速,反应应敏捷。
(4)巡回采访。
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
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这种采访活动对记者的采访写作水平要求较高,一般应选派身体素质好的中青年骨干记者承担。例如,1994年8月至10月间,《新民
晚报》的中青年记者孙洪康、何建华、强荧、朱国顺用了40天时间,纵横奔波不下一万里路程,以解放战争期间震撼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决战和渡江、跨海等重大战役为历史背景,进行战地重访,共向读者推出30余篇、近5万字的报道,展现了一幅历史与现实结合、战争与和平交叉、破坏与建设融合的壮丽长卷。
如前所述,记者发现的新闻并不意味着都能报道,还得靠新闻政策予以判别。也就是说,某个新闻事实能否值得报道,要看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如何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具体关系是: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两者兼备,就报道,缺一,就不报道,两者之间应当相辅相成,互为制约。例如,著名女作家戴厚英及其侄女戴惠1996年8月25日下午在家中遇害。此事件甚有新闻价值,也可以马上报道,但当时考虑到社会安定等政治因素的需要,有关新闻单位直到五天后才披露此消息,这就是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关系的典型一例。
分析以往的有些新闻报道,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偏重新闻政策,忽略新闻价值。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种现象几乎泛滥成灾,为了某种政治需要,毫无新闻价值的“新闻”频频在媒体“亮相”,有些报纸上的许多头版头条均为这些毫无实在内容、近乎是某个文件或讲话的改头换面的文章所占据。从新闻实践考察,一则新闻报道后,即产生两种社会效果,第一效果是受众阅读、收听、收视率的效果,第二效果是受众阅读、收听、收看后的反映如何。一般而言,影响和制约第一效果的是新闻价值,影响和制约第二效果的是新闻政策,而第二效果则必须建立在第一效果的基础之上。摆不正这两个效果的位置,媒体就成了政府公文的“转发站”。新闻就成了变相的“公文”,于是就吸引不了受众。
二是只求新闻价值,不顾新闻政策。应当承认,许多事实的新闻价值确实很大,但不符合新闻政策,或因涉及有关机密,或因与全局利益、政策规定相悖,此时,记者理当忍疼割爱。如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第一次来华,为两国首脑的正式会见作预备性谈判,此属特大新闻,但中美都未发表新闻,因为各自均从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同样,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由著名记者波列伏依采写的苏军某坦克部队用大批拖拉机冒充坦克借以欺敌、以寡胜众的通讯,也因泄漏苏军战斗力薄弱的机密而被取消了。但过去我国有不少新闻报道,则往往是顾此失彼。例如,有一篇赞扬“大包干”的新闻,说有个农村妇女李培莲,去世的丈夫虽给她留下6个孩子,“大的只有十来岁,小的还在吃奶”,但实行包干后,一年起早贪黑地干下来,她和6个孩子不但没有“成天喝粥”,照样“富得满嘴流油”。颂扬党的农村现行政策,却不顾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另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在不同渠道的泄密事件中,通过新闻报道而泄密的事件已超过五分之一,已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说,新闻价值并不能左右一切,它必须受新闻政策的制约。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应是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结晶,失去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合乎要求的新闻报道。当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发生矛盾时,在我国目前的一般情况下,应当服从新闻政策;如果新闻政策有缺陷,则通过一切可行办法,力促有关部门进行修订。总之,服从科学,又服从纪律,两者辩证统一。
值得补充的是,新闻价值的理论反映的是新闻工作的一般规律,且有相对的稳定性,任何国家皆可通用,但在选择和判断上却为阶级性所左右。新闻政策则存在多变性。因为它受国家
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制约,因此,各国的新闻政策皆不同。同时,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政策也因当时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记者只有深切地熟悉和掌握上述各个方面,发现
新闻才能更为敏锐,判别新闻才能更为准确,敏感性、洞察力等才能不断增强。
……
展开
在中国,新闻采访学的创立者当属邵飘萍先生,早在1923年,他就率先出版《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专著。近80年来,国人又相继推出新闻采访学教材或专著百余本,可以说,新闻采访学的学科研究体系已初步建立,理论框架也已基本建构。值得自豪的是,中国学者专家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水准举世公认,众多西方新闻传播权威人士均承认这一
事实。
但是,新闻采访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社会变化了,历史发展了,就需要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尽管国人前赴后继,几十年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