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同研究生谈新闻采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2138846
  • 作      者:
    王武录著
  • 出 版 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同研究生谈新闻采写》是经作者长期打磨的结果,所以在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少还带有开拓性。如:
    ——记者素质的特殊性在于过人的思想;
    ——从时空双维上把握新闻及格的标准;
    ——采访要多种感官并用以加强现场观感,写作要尽量调动读者通感和感受移借;
    ——消息的基本特征是,迅速而简明地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
    ——通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特定形象反映当前社会生活;
    ——述评的基本特征是,采用政论笔法报道新闻事实,并揭示其本身逻辑力量;
    ——新闻的倾向性、时新性、准确性、实用性决定了人们评价各类报道,都要看其政治
    上能否给人以鼓舞,思想上能否给人以启示,方法上能否给人以借鉴。相信读者看罢此书,会感到作者自成一家之言,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进而留下深刻印象。
展开
精彩书摘
    记者活动领域开阔,是不怎么受条条块块的局限的。他今天在这个条条上看看,明天到那个块块上走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报纸记者的活动领域比一个部长、一个省长的活动领域都开阔。省报记者的活动领域比一个厅长、一个专员的活动领域都开阔。县报记者的活动领域,比一个科长、一个乡长的活动领域都开阔。记者到处看、走、说——用笔“说”,是记者工作的特性——用审视的目光看待一切,特别是新出现的事物——决定的。一事当前,这个审视,起码包括五个层次:
    其一,它是好事?是坏事?是不好不坏的事?是新事?是旧事?是不新不旧的事?
    其二,值不值得报道?好事、新事不一定都值得报道;坏事、旧事不一定都不值得动笔。
    其三,用什么形式报道?是公开报道还是写“内参”?
    其四,用什么体裁报道?是写消息还是写通讯?
    其五,用什么主题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尤其是针对社会上的什么问题来展开?
    这五个层次的审视,都是在顷刻之间进行的,这就需要思想——过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说,记者素质的特殊性就在于过人的思想,它是记者工作的特性决定的。没有一点过人的思想,所谓顷刻间完成五个层次的审视就是一句空话。
    古人说:“文以意为主。”[(唐)杜牧:《答庄充书》]“意”不就是思想么?今人说:新闻用事实说话。“说话”不就是表达思想么?记者要用渗透着、寄托着他那过人的思想的事实来说话。
    法国《世界报》的创始人梅里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白夜采访的时候说:“我不计算我写了多少书,而计算我提出了多少思想,我不喜欢计算数字,我喜欢计算思想。”(参见《消息通讯写作》第129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记者的起点——治学
第一节 为什么要把治学作为记者的起点
从记者工作的特性说起
新闻报道是记者思想的外化
整体性与单一性
立体性与两极式
动态性与“一次性”处理
广播、电视的挑战
外部条件
情况积累
理论水平
专业知识
第二节 记者怎样治学
做人第一  学问第二
扬长避短补短如长
心结于一 广中求深
化整为零积零为整
突破一点逐步延伸

第二章 采访的起点——“我要和你不一样”
第一节 田流一番话给我的启示
“我要和你不一样”
力戒简单的重复和印证
第二节 认识论的视角以及新闻的属性
从“不一样”入手
把握新闻的及格标准
第三节 求异性·事业心·讲氛围
过人的思想的显露
在倾注痴情的同时超越自我
“幸亏再不扣帽子、打棍子”

第三章 了解读者——采访方法(一)
第一节 “不了解读者的人办不好报纸
第二节 读者对新闻采写者的希望和要求
读者需要我们传播新的信息
读者需要我们协助其思考
读者需要宣泄
读者需要消遣
读者需要服务

第四章 现场观察——采访方法(二)
第一节 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并非虚妄
色彩纷呈要靠”看“去感知
“写作的欲火常常由眼睛点燃
弥补他不开口的缺憾
一旦懂得了”看“的重要
第二节 “一官独用”与“多官并用
“一官独用”的弊端
从心理学观点看“多官并用”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多官并用
用较少的文字诉诸读者较多的感官

第五章 事后访问——采访方法(三)
第一节 事后访问同现场感
多数新闻的采写离不开向人提问题
事后访问用“复原法”
第二节 难点及难点的克服
记者与访问对象交往的难点
众人是圣人
获得新闻线索后要迅速破题
第三节 提问的技巧
要自然
求简明
抓要害
第四节 座谈会与创造技法
新手与行家在开座谈会上的区别
创造技法在座谈会中的运用
“辩士”、“哑巴”、“聋子”

第六章 动笔之前
第一节 动笔之前先定新闻体裁
“文莫先于辨体
各种新闻文体都要多练习
第二节 把采访同提炼主题结合起来
不同档次的要求
当今时代特征
报道对象的主要特点
老记者的建议
……
第七章 消费概述
附录·消息
第八章 通讯概述
附录·通讯
附录·传媒一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