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44942
  • 作      者:
    (美)孙隆基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于1983年面世以来,一直获得各方面的反应,但是有深度的批评还没有看到过。因此,这个批评还得由我自己去进行。同时,在书出版了之后,我的一些看法也有改变,借此修订的机会将它们包括进书内。
  对这本书较常见的反应是:“它如何去救中国?”关于这一点,我确实没有答案,书也没有一个结束语。在有机会与读者面谈的场合中,我的答复总是:“这本书是我个人的陈词。”换而言之,“救国”原非写此书之目的,它只是表达了一个人与其原生文化之间的疏离而已。以一个“个人”身份,毋需惜着“替中国找出路”的名义,而斗胆反映一己与文化之间的异化,这已经是一种立场--也就是我主张的确立“个人”的一个表现。
  此外,就是对本书有否严格地采取了结构主义方法的质疑。在这里我必须澄清:我的“结构”概念是一个比喻。它并不像列维一施特劳斯那般想确立人类心灵的基本文法规则。事实上,这类尝试已归失败。如今,对“叙事”有了解的人,都只把它看作一种意义的编织。任何叙事都能说明一些现象,甚或“发明”现象之间的一些关联。在此意义下,思想与艺术创造的距离应可拉近。
展开
精彩书摘

    因此,中国式的“个体”也不可能是一个内在动态的开展过程,它只可能是一个静止的、永恒受照顾的“身”。这个“身”的开展方式就不是“成长”(growth),而是生理上的“年长”(aging),以及是一个外部人伦关系的堆砌。外部人伦关系自然是指身体化(“一人”)之外的人情化(“二人”)因素——这个因素确也可以导致“成熟”,不过,它也是一个“老年化”的催化剂。我们在下面将会提出:正是在这个“老年化”与“儿童化”两相夹攻之下,中国人的青春阶段就被整个地铲除掉。
    没有了青春阶段的人生,自然与“非性化”倾向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即使由外部人伦关系堆砌而成的“成熟”,也不一定能完全抵消这种“非性化”对人造成的影响。的确,如果中国人婚姻的功能是为了保持“身体化”的延续,为了“安身”,以及为了“养儿防老”,与男女寻欢就并不一定有必然的关联。在许多个例中,当双方完成了“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这项任务后,在“性”方面就不再对对方感兴趣。在大陆,“性”的因素被降至几乎零点的婚姻也以另一个形式存在着——国家在分配工作地点时,很少将一个人的婚姻状态当作是一个优先考虑项,因此,夫妻可以多年两地分居,每年只见面一次。这样的婚姻,欢愉的性生活自然说不上,甚至“安身”的功能也被组织关系所取代,因此只剩下了制造人口一项功能。
    然而,中国人即使对待纯粹的“性”,也有将它“口腔化”的倾向,那就是认为它是“补身”或者是“亏身”的行为。中国人有“阴补阳、阳补阴”的说法,道家则有“采阴补阳”的采补术,换而言之,就是将“性”食物化。不过,更普遍的倾向却是怕“亏”。在中国文化里,有将女人称作“祸水”之说,肾属水,因此暗含有对肾亏的恐惧。笔者在大陆时,曾听到有些青年少年说:性交是“伤身”之举。在台湾,则见到有人在房事之后连吃三只生鸡蛋以“进补”。在香港,“以形补形”的习惯就更为普遍。这种对“亏”的恐惧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此,对一个人的“性”的全面盛开无疑会有阻遏作用。
    总而言之,在心理上将自己的身体当作是亏弱的儿童之躯,以及将明明是成年人可做之事当作是“儿童不宜”之事,对一个人的“性”的全面盛开,都会产生遏阻作用。
    然而,如果连自己这个“人”还没有全面盛开,就要求他去制造另外的“人”,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鲁迅才说:“(中国人)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2.肛门阶段
    显然,中国人缺乏人格发展的观念。然而,不管文化的程序设计如何地对一个人施暴,他在生理上总是要成长的。因此,每一个中国人自然都成长成人,不过却保留许多在孩提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
    ……

展开
目录

新千年版序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一 导论
(一)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二)“良知系统”与“深层结构”
(三)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二 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一)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1.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2.“二人”与“一人”

3.中国人的“身”

4.中国人的“心”

5.中国人“良知系统”的特色
(二)“身体化”的倾向
1.“身体化”的诸般迹象

2.“民以食为天”

3.口腔化的倾向

4.中国人的“养”

5.“安身”与“安心”

6.集体、团体、大体
(三)中国人的“人心”逻辑
1.“生”与“熟”

2.“内外有别”

3.心意不到之处

4.有关“私心”的问题

5.“上下一心”与“发动民心”
(四)“心”对“身”的照顾
1.中国人“二人”之间的照顾

2.中国人两代之间的关怀

3.“为人民服务”
(五)“心”对“身”的组织
1.口腔阶段

2.肛门阶段

3.“非性化”与性泛滥

4.“自我”之被非组织化

5.“母胎化”的倾向

6.国家对社会的组织

三 “二人”关系
(一)中国人的“和合性”
1.从中国人的烹调术说起

2.中国人的“人情味”

3.人我界线不明朗

4.“和为贵”

5.中国人的“在一起”感

6.“团结”的倾向
(二)他制他律的人格
1.“良心”的内容

2.“做人”与“面子”问题

3.羞耻感的文化

4“门面”与“样子”

5.渠道化的“做人”方式

6.“听话”

7.“治”与“乱”

8.中国文化里是否有内省式的人格?
……

四 中国人的“个体”
五 国家与社会
六 对待世界的态度
七 “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法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