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81499
  • 作      者:
    张旭东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作者在纽约大学(NYU)的博士专题课和北京大学系列讲座基础上扩充、修订而成。全书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着手,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了困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如自我与他人、个别性与普遍性、文化系统间的比较与可比性、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后现代时代的历史与主体,等等。
  本书强调观念史批判的历史脉络,但同时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当下的挑战。在处理西方经典理论文本的同时,作者鲜明地把阐发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作为全书的中心旨趣。在宏大的历史和理论背景下,在错综复杂的思想脉络中,作者一再提出的问题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做中国人?如何展开当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如何重建自己的价值与生活世界,并由此创造性地介人世界历史性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旭东,1965年生于北京,在上海受中小学教育。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美学教研室、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东亚语文系。现为纽约大学(NYU)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讲座教授(兼职)。主要中文著、译包括:《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本雅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启迪》(本雅明)、《幻想的秩序:批评理论与现代中国文学话语》、《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通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另一门是2002年五月和六月间在北京大学比较文研究所和中文系开设的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为题的系列讲座,对象是中文系和其他文科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中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就是在这两种语言和课程的基础上整理、修改而成的。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多年少见、颇值一读的书。作者通过对思想史的独到叙述,我以为所提示的是:不是抽象的普遍(自由派),不是文化的特殊(新左派),不是普遍主宰独特,也不是独特呈现或反抗普遍,而特殊改进和充实普遍,这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创造之路和这路对人类的意义。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
  这是一部探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的理论著作。通过对西方现代思想的富于穿透力的解读,作者系统地阐释了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政治问题。就论述的深入、视野的开阔、表达的明晰和理论酌连贵性而言,这部著作是中文世界中难得的作品,它所提出的问题是任何关心这一问题的人——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其立场——都绕不过去的。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危机乃中国学人三千年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晚清以降,有时代感的中国学人无不以自己的学力担当起“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历史使命。张旭东教授立足于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基于深入研究近代西方的自我认识,通过解读一系列西方现代典籍,促使我们在当今的文化时局中重新考虑中国文化的政治主体性。中国问题始终是现代性问题的一个样板,本书化比较文学为政治哲学,以一如既往的清新明快的文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堪称国朝学界正方兴未艾的政治哲学的一个样板。
  刘小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全球化时代一个基本悖论在于,一方面全球化似乎消解了所有特殊的文化认同,但另一方面这种消解本身恰恰又导致普遍的认同危机与文化焦虑,从而酝酿善文明冲突的危险:本书从历史和理论两方面深刻分析了全球化时代文化政治的复杂性,所有关心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命运的人不可不读。 
  甘阳——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展开
精彩书摘
  只要是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发生了互动关系,就会涉及比较和可比性的问题。因此,无论在历史的层面上,还是在理论的层面上,我们的问题都受制于、依赖于一个直觉或认识:物质现实和人类理解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它凸现了本身具有高度成就、但却彼此间或多或少处于隔绝状态的不同人类生活现实之间的转译,并赋予这种转译以意义。实际上,我们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需要,对这种转译活动的接受,本身就指向了一种比较和可比性思维的理论预设。我们一旦进入一种比较性的思维,就必然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前提,即人类的理解有共同性,有一种共同的物质的和心理的基础,有一种文化编码和价值判断上的可理解性和可沟通性。
  这种比较性思维同时也指出了两点:一、不同的人类生活的形态,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传统、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文化成就是一个自在的意义生成结构,人依赖于这个意义结构来组织个人和集体生活,形成“世界”或“生活世界”(lebenswelt)的概念。二、这种成就,因为其内在的自给自足或者说自律的性质,彼此间处于一种隔绝或半隔绝状态;事实上,历史地、客观地看,正是这种隔绝和半隔绝状态决定了不同文化和文明体系内在的、未经比较和批判的“普遍性”。它们之间的(同样未经比较和批判的)可交流性和可译性,本身就告诉我们意义是不透明的,也没有什么终极的稳定性和“本质性”。这种直觉或认识也使人们有了确实的凭据去期待和想象一种整合的、普遍的历史,一种必须在共享的全球文化空间中实现的时间构想,一种统一的、但又不乏内在差异的生活形式。概括地讲,比较和可比性问题指出了不同文化系统和生活世界所共同依赖的,但却有待挑明的总体的、共享的意义框架。
展开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代序 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
导论
比较的时代
普通与特殊的辨证法
作为问题意识的文化政治
现代西方普遍性话语的谱系
第一讲 总论: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现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谱系
“主人与奴隶”:从政治哲学到文化政治
普遍性问题的方法论反思:文化政治与观念史批判的双重视角
政治哲学与文化比较
社会批判、文化研究与文化比较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的介入: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普遍历史理念及其内在矛盾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问题的激化:重读尼采和韦伯
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切关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观念史批判与政治哲学问题的当代性
课堂问答
第二讲 “普遍性”的历史语境: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自由和权利观念
当代中国与文化政治观念的相关性
康德政治哲学中的个人、理性与国家
黑格尔哲学里面普遍、特殊和同一性
康德、黑格尔政治哲学 观念的当代语境
课堂问答
第三讲 尼采(上):反历史主义的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
从黑格尔到尼采:市民一基督教价值体系的解体
尼采的转折及其当代意义:从卢卡契的《理性的毁灭》谈
尼采的历史批判和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
第四讲 尼采(下):起源、“永恒的复归”与价值的自我肯定
再谈《理性的毁灭》
“神话”与“起源”
“永恒的复归”
“真理是一个价值事件”:起向生活世界
消解与自我肯定: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里的尼采主义
第五讲 韦伯与文化政治
只有价值多元,没有价值中立
自由的观念
从存在到政治
非政治化——美国人的《上海故事》
政治经济的基本问题
自我肯定
民族国家
历史记忆
政治成熟的民族
课堂问答
第六讲 文化政治的激化:从韦伯到施米特
韦伯的立场
理性的世界
施米特的挑战
主权、例外情况与“人类最后的战争”
结束语:谈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课堂问答
第七讲 多元文化时代的历史与主体(北京大学中文系了民论坛)
文化多元与历史主体
压抑的多样性:哈贝马斯、罗尔斯、罗蒂与杰姆逊
西方独特性的叙事:重读韦伯《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世界上本没有路”
课堂问答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