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大众文化批评挺进娱乐元年 <br>2005?文化批评文选 <br>【文化批评文选】 <br>现代国家的声音神话及其没落 <br>话筒工厂及其神话 <br>(被挤出而畅饮的)酸酸乳女声与看客的权力幻觉 <br>麦当劳:合理性铺张为不合理 <br>中产阶级的小熊维尼” <br>酒类广告与上海城市文化形象 <br>乡村器物中的家具研究 <br>想象的热带——十九世纪英国医学论中国风土与中国人体质 <br>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植物人与安乐死的文化研究 <br>【艺术批评文选】 <br>城市神话的现代书写 <br>城市的魅力 <br>人“妖”同体:中国当代行为艺术中身体的仪式化特征 <br>城市的皮肤:当代都市影像的可能性研究 <br>艺术符号:街舞 <br>郭辉的市侩生活 <br>“视觉冲击力”:当代绘画的审美陷阱 <br>【影视批评文选】 <br>做恶冲动:电影里的同性恋叙事动力一种 <br>历史叙事:表象?主体?策略 <br>城市、电影与现代性:多重吊诡下的孙瑜早期上海电影 <br>《孔雀》:一个幽暗时代的墓志铭 <br>《青红》及“第六代”导演:死亡情结与营造真善美 <br>中国电影:一百年,五张脸 <br>图像了的世界:日常版影像生存 <br>【文学批评文选】 <br>海子的“实体”与“主体”:海子十六年祭 <br>“完整性写作”:诗歌秘密的分享 <br>大地的钥词 <br>汽车与中国现代文学及电影中的空间生产 <br>谁的旧上海?——小说和大众传媒中的“旧上海” <br>亭子间、咖啡馆和“野鸡大学”——“第四阶级文学家”的文化空间 <br>【音乐批评文选】 <br>非临响状态:在沉默的声音中倾听声音 <br>暗夜的神经浪人——电脑朋克的指头冶游 <br>崔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杂种 <br>为爱里藏刀鼓掌——评左小祖咒新唱片 <br>在路上的摇滚:真正的建设年代开始了 <br>2005?文化关键词 <br>数字和英文字母 <br>41 8848 Beyond DJ EBay Google Earth IF IPTV Kidult Latte mp4 PK RSS Skype Sleek S形 WEB2.O <br>A <br>安藤忠雄 安徒生(200年诞辰) <br>B <br>八角茴香 八三男人节 巴金 巴黎骚乱 棒喝×× 北漂 毕加索 (中国巡展) 播客博客大赛 <br>C <br>蔡小飞 超女 陈丹青 陈逸飞 城管 慈善榜、景仁榜 <br>D <br>《大长今》“等咱有了钱” 低腰裤 底层 地震 电子园林 顶、默、阅、无语、路过、飘过读经 独身主义 端午节申遗 短信互动 断链 <br>F <br>翻唱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反战母亲 梵蒂冈 方舟子 房价纺织品关税飞车贼(广州)风水学 芙蓉姐姐福娃斧头帮 <br>G <br>《感动中国》 高金素梅 高露洁 个税听证 《功夫》 故宫院徽 国民党参访团 国学老板班 国学院过劳死 <br>H <br>哈金《哈里波特(X)》海啸 海选何祚庥 贺卫方 哄客 红客 红衣教主 后舍男生 后宰门 胡兰成 黄宾虹 黄金高 黄禹锡 灰领婚检 <br>J <br>鸡的屁 脊续科举 祭孔 “间?隔” 鉴宝 京华烟云 精子危机 菊花姐姐 <br>K <br>靠谱、不靠谱柯布西埃啃老族孔雀 恐龙、犬科、狼族 口述 <br>L <br>郎咸平 狼图腾 离婚突击 李敖文化之旅 李英爱 李宇春 列 <br>侬、小野洋子刘心武 流氓燕 卢雪松 <br>M <br>卖身救母 闷骚 民工荒名人博客木(嫩、素、鸟) <br>N <br>农业税女性争诺奖 <br>O <br>呕像 <br>P <br>裴勇俊 皮草 <br>Q <br>“七月流火” 千手观音 强势语言 禽流感 青红 群体性癔病(疫苗事件) <br>R <br>人民币升息人体彩绘任仲夷 日本入常儒教遗产税 <br>S <br>萨特 沙发、板凳、地板 沙兰镇洪灾 闪婚佘祥林 社科院士 神六 审萨 视聊 宋庄 苏丹红 素食主义 索尔?贝娄 <br>T <br>特务小强 天价医疗 天下无贼 停水偷拍 <br>W <br>外滩三号 王斌余 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 文化批评 文化先锋网 蜗牛 无极 无性婚 武训传 <br>X <br>西安宣言 萧亮中 新版《鲁迅全集》 新江南水乡 新京报 星光大道 性贿赂 兄弟 徐静蕾 血吸虫 <br>Y <br>雅思 延时直播颜色革命 阳光宣言 杨翁恋 乙酉鸡(邮票) 艺妓事件 于建嵘 娱乐至死 玉米、凉粉、盒饭 玉米虫 圆明园防渗工程 <br>Z <br>张东健 张永和 郑家栋 政治波普 周末婚 周叶中 左小祖咒 <br>2005?文化事件 <br>电视事件——节目、制作、演播、技术、观众 <br>电影事件——影片、制作、发行、放映 <br>建筑事件——设计、房产、城规、园林、标志工程 <br>媒体事件——媒体风云、网络文化、新闻体制 <br>美术事件——展览、创作、艺术奖项 <br>时尚事件——理念、服饰、美容、休闲、选美、娱乐 <br>文学事件——小说、诗歌、散文、出版 <br>戏剧事件——歌剧、话剧、戏曲、曲艺、音乐剧 <br>音乐事件——流行音乐、专业音乐内容摘要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卷)》汇总了2005年文化及文化生活的各种思想、思潮、人物、事件等等,以期反映改革开放中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全貌。本卷精心绘制的2005年中国文化指掌图,突出人文文化精神的现场,以独特的立场和批判精神作为《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卷)》 “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文化事件”的经线,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关键词”的纬线,标识出公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而“批评文选”则刻录着年度文化批评的精神标高。由此描摹出来的年度文化的全息图象,可以帮助各种不同文化身份的读者,查看文化的全貌或局部。从而使人们得以全面地了解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定位及走向,从而更深切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脉博,寻找正确的方向。<br> 全书之立意、构思都有独特之处,其大量的信息绝不雷同的思辩内容会令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欢迎。 <br>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是中国内地文化成果的一部“国风”式年展。每年一卷。其内容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等三大部分。整《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卷)》的编选立场都明显倾向于民间和自由个体,力求突破传统年鉴体例,展现出更为开放和前瞻的状态,是一本民间的重大文化采风“备忘录”。正如它的名字所示,它将成为人们巡视中国文化现状的精密地图,帮助读者按图索骥,从中发现最新文化发展轨迹和成果。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卷)》沿袭《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一卷之宗旨,精心绘制2005年中国文化指掌图。编者突出人文文化的现场,以独特的立场和批判精神作为《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5卷)》“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文化事件”的经线,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