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开设的“跨文化交流学”这门新课所写的教材。然而,本书对常与那些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人都会有所帮助,各部门中从事外事工作和外宣工作的人们也会发现本书的内容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所裨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交通和通信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世界正走入信息社会,地球日益“缩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人类的跨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使“跨文化交流学”应运而生。跨文化交流学(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据统计,1977年美国有450多个教育机构教授该门课程。跨文化交流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综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新闻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并与实用密切结合的学科。本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我国与该学科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文化特点和国情,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系统的论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叙述跨文化交流学产生的历史,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等基本概念,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各种理论。第二部分为从文化的要素来分析跨文化交流,从人的感知、思维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观念等认知文化,以及规范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为从交流的过程分析跨文化交流,探讨了交流因素中的信息、渠道、反馈、语言符号系统、非言语符号系统、交流者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与文化的关系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跨文化交流的层次,从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国际传播等三个层次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问题。作者自1988年夏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下到哈佛大学搜集有关跨文化交流学的资料开始,在此之后的6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过许多国内外朋友的帮助,得到北大国际政治系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北大教材出版基金会的同志和北大出版社的同志多方给予协助,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责任编辑李昭时同志给本书初稿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付梓之前,我还应感谢北大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91、92和93级第二学士学位班的同学们,在我向他们讲授“跨文化交流学概论”课程时,正是他们的鼓励、要求、批评推动了我的思考,弥补了讲稿中的不足。最后还应感谢我的妻子刘志梅,她为本书草稿的计算机录入和校对付出了很多劳动。
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交通和通信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世界正走入信息社会,地球日益“缩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人类的跨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使“跨文化交流学”应运而生。
跨文化交流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据统计,1977年美国有450多个教育机构教授该门课程。跨文化交流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综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新闻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并与实用密切结合的学科。
本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我国与该学科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文化特点和国情,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系统的论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叙述跨文化交流学产生的历史,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等基本概念,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各种理论。第二部分为从文化的要素来分析跨文化交流,从人的感知、思维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观念等认知文化,以及规范文化、物
质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为从交流的过程分析跨文化交流,探讨了交流因素中的信息、渠道、反馈、语言符号系统、非言语符号系统、交流者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与文化的关系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跨文化交流的层次,从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国际传播等三个层次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问题。
作者自1988年夏在美国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下到哈佛大学搜集有关跨文化交流学的资料开始,在此之后的6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过许多国内外朋友的帮助,得到北大国际政治系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北大教材出版基金会的同志和北大出版社的同志多方给予协助,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责任编辑李昭时同志给本书初稿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付梓之前,我还应感谢北大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91、92和93级第二学士学位班的同学们,在我向他们讲授“跨文化交流学概论”课程时,正是他们的鼓励、要求、批评推动了我的思考,弥补了讲稿中的不足。最后还应感谢我的妻子刘志梅,她为本书草稿的计算机录入和校对付出了很多劳动。
作者由于主客观条件,深感学力有限,书中自然有疏漏和缺点,热切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待来日改正。但愿此书能作为引玉之砖,促进我国跨文化交流学的发展。
关世杰
199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