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字全部是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的议论。但它们既非严肃学术的,亦非文学的,让我自己总结其实也难,它们甚至不是一般的文章,找可以称其为一些粗糙的话题,主题很多。一句话,想用社会学的眼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根由。而这些观点就散落在许多历史的阅读之中。
书中漫无目的的议论多过了严谨的考证,其“偏执”草率程度可能超过一般人的想像;假如有专业的学者对某些话题继续演绎论证,则《偏执批判——在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之间思索》抛砖引玉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是一部真正粗制滥造的“大板砖”,成败都在“偏执”。
在文章顺序安排上,并没有按照真正的写作顺序排列。实际上大家可以随意从任何一篇开始读起,然后在任何地方释卷。假如你一定要按照我原来的写作顺序阅读的话,它们的原始写作顺序大致是这样的:
1.云南一周游;2.竹林“七玩”;3.节欲的甘地;4.灵与肉的结合;5.平安夜看京戏了;6.纯粹的女人;7.杂谈绅土风度;8.历史·传统;9.放大一段坐标;10.武断的泛读;11.在不列颠群岛漫步;12.在偶然与必然间思索;13.走近西班牙;14.读《百年家族——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15.阅读黄仁宇之一;16.读《康有为传》。
展开
中国的改朝换代多由社会底层发起,是一种彻底的暴力革命。而西方国家最具典型代表的英国,它的改朝换代只在贵族或者王室之间进行,社会底层儿乎完全不参与,或者说即便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也从来就没有真正掌握过政权。
——读《历代英王生平》
武断的泛读
我觉得中国从宋朝开始,无论多么兴盛的封建王朝,从这时开始和两方国家相比,都像是在原地踏步,只是脚步的稳与不稳的区别,并没有任何的前进。
——读《法国通史》
走近西班牙
甚至可以说西班牙相当长的时间内以血缘统治了整个欧渊也不算夸张,西班牙在一段时间内简直是欧洲的另外一个“梵蒂冈”,具有独特的尊贵和权威,我戏称西班牙为“欧洲的老丈人”。
——读西班牙史
竹林“七玩”
这几个在中国文化史上星光辉耀的人物,拿现代的价值观去解构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根本禁小住推敲。
——读《竹株七肾》
有人封苏三为“大陆龙应台”,我不敢苟同,不是高低问题,是特色问题。龙应台才气映日,苏三“兄台”纵横深远,皆非寻常女流之辈。比如苏三谈欧洲王室,独具只眼,真乃见常人之所未见。
她总能得心应手地支配各种材料,将其摆放在锦上添花的位置,自如出入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随意点化复杂的中西社会文化现象,随意点化复杂的中西社会文化现象,而且有一种洋洋洒洒,文不加点、“大行不顾细谨”的大将风度。
——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