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2702413X
  • 作      者:
    卫茂平,马佳欣,郑霞著
  • 出 版 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漫漫丝绸之路,沟通了欧罗巴和华夏沃土:悠悠驼铃叮当,奏响了中两文化交流最初的乐章。德语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结缘,便是这悠远的旋律中一组动人的音符。具有思辨传统的德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东方儒道释精神世界的召唤:而白视为龙之传人的中华民族,亦在外辱强权的震撼下着意借鉴西洋。会通彼此,文学架起了一座桥梁。《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由中国在西人眼中之形象的历史变迁说起,继之以对中国文化在德语文坛所用之濡染印痕的探寻,再及德图文学枉中幽的部分译介情况,以图由此呈示德文化大交响中的若干微小篇章。
展开
作者简介
  卫茂平,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1989获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德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语学院院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马佳欣,1971年生于吉林。1995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德语专业,1998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郑霞,1977年生于江苏。2000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2002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展开
内容介绍
  《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贯通古今,沿着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系统总结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化对外国文学的影响:第二,汇通文史哲与文学,以外国文学发展为经,中国文史哲与文学的影响为纬,编织了新的文学关系史:第三,对材料有了更广阔的开掘,对个案有了更深入的分析:第四,采取了广泛联系的发展观点。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评价往往有其自身的历史社会原因,有正、有反,有低潮、有高潮,丛书对此作出了相当深刻的分析。
  《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是一部创新之作。它承前启后,具有无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特别是在今天,向西部进军正在全国掀起高潮,《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由少数民族聚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说明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人民迈向国际文化舞台的信心和决心,也说明了广大学术工作者对开发西部地区的热望和支持。
展开
精彩书摘
  古时候,在格鲁吉亚一座号称“天怒”的名城有位富有的总督阿巴什维利,家有娇妻贵子,门庭若市。其时,时局不稳,波斯战争绵绵不休,隐患无穷。终于,在一个复活节,权势煊赫、野心勃勃的侯爵卡兹贝基等人发动政变。动乱中,大公逃亡,他的总督阿巴什维利脑袋搬家。总督府邸一片骚乱,众人各自逃命。总督夫人大难临头却只顾抢救衣物,而弃襁褓中的婴孩于不顾。顷刻间,豪宅人去楼空,只剩得使女格鲁雪与怀中的总督嫡嗣小米歇尔。善良的巨大诱惑促使格鲁雪带着孩子逃离虎穴。
  一路逃奔,一路追兵。精疲力竭的格鲁雪最终得以在哥哥的庄户暂时落脚。苦难铸就了舐犊深情,谁也不能将格鲁雪与小米歇尔这对患难母子分开。孤身女子带着来路不明的孩子寄人篱下,自然会招致风言风语,而与格鲁雪早已情定终身的原总督卫兵西蒙却由于乱世迟迟不得与爱人聚首。无奈何,为了给孩子一个名分,格鲁雪听从了哥哥好心的建议,下嫁给一个病人膏肓的“活死人”。满心以为这场婚姻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谁料,这无意的“冲喜”倒使濒死的人起死回生了,格鲁雪境况之尴尬可想而知。时间飞逝,西蒙出现了。看到了格鲁雪的生活,西蒙十分痛苦,但又无法改变事实。为了米歇尔,含辛茹苦的格鲁雪宁愿牺牲自己的爱情。
  可是,就在这时,孩子被夺走了。原来,叛乱之初亡命天涯的大公得到了外援相助,东山再起,重掌朝政。米歇尔的生母——原总督夫人便堂而皇之地要求继承亡夫的遗产,只可惜儿子不在,她无权承业。后探得米歇尔下落,总督夫人便以拐带幼儿的罪名将格鲁雪告上了法庭。
  ……
展开
目录
异域的召唤·对谈——从斯洛特戴克《欧道主义——政治动力学批判》谈起
德语文坛“中国”形象之变迁
1.遥远的神秘国度(骑士文学——巴洛克文学)
2.理想化的礼仪之邦(启蒙时期文学)
3.贬值的东方偶像(狂飙突进运动——古典时期)
4.否定的中国观(经典哲人与中国)
5.“理想中国”的沦落(浪漫主义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时期)
6.拯救“西方没落”的东方智慧(20世纪初)
7.重现“中国精神(二战前后的德语文坛)

德语文坛中国文化之回声(一)
1.歌德中国观的变迁
2.席勒的关注
3.塞肯多夫神交老庄
4.海泽笔下的中国情结
5.格林、凯勒与“蛇女”母题
6.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
7.“李白热”在德国
8.霍夫曼斯塔尔的创作灵感
9.德布林探索”无为“人生

德语文坛中国文化之回声(二)
1.“老中国人”——克拉邦德
2.埃伦施泰因采石它山
3.卡夫卡笔端的中国
4.驰骋于东方精神王国的黑塞
5.卡奈蒂寻找”世界的头脑“
6.布莱希特遇合中国哲人
7.卡萨克遥望东方
8.艾希——濡润中国精神
德语文学汉译史话
1.德诗汉译之端绪——王韬、蔡锷、梁启超
……

主要参考书目
跋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