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是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动因及条件,FDI的溢出效应并非是研究重点。新经济增长理论涉及到溢出效应或外部性,但FDI在其中只是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溢出效应的来源之一,并不具有特殊性。研究FDI的溢出效应,需要这两方面理论的结合。目前专门针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的研究,散见于一些并不系统的实证方面的文献。基于这种状况,在本章接下来的理论综述中,将首先对经典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进行评述,期望能从中找到FDI溢出效应产生的依据。而对相关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将为分析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最后,本章将对目前国内外研究FDI溢出效应的文献进行总结,为本文后面章节的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第一节基于“优势”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
19世纪60年代,外国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世纪初,在英、法、德、美等国的推动下,外国直接投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了一个高潮。此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一度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第二大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迅猛发展,其涉及的国家之多、规模之大,都是战前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如果战前的外国直接投资还只是从属于国际贸易活动的话,那么战后直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
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孕育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有价证券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一时期,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经验性和归纳性的,主要工作囿于概念层次上的发展,还远未形成完善的理论结构。来自于金融、市场营销、产业组织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上仍然沿袭专业的模式和思路,只是将其延伸到国际经济学的领域。1960年,海默(Stephen H.Hymer)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研究》在理论上开创了以FDI为对象的崭新研究领域。尽管很多学者认为,最早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纳克斯(R.Nurkse)在1933年发表的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的论文,但是相当多的学者还是认为是海默第一个阐述了FDI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金融资产投资,海默的论文标志着FDI理论的诞生。
自1960年后,外国直接投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研究视角考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解释,可以称之为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理论;70年代中期以来,FDI的理论视角转移到FDI的微观经济领域,开始关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主体--跨国公司,许多学者把这一时期形成的理论称之为跨国公司理论。到目前为止,在FDI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