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拿着他总结出的“一招一式”开始了不断的证论与交流,他不愧做过生意,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
在不断的交流、论证、推敲与完善中,高竹楼的发现一次又一次被证实,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高竹楼的发现尤其适合中小散户,一则简单易学,容易推广;二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盲目追涨杀跌。在一些朋友的建议下,高竹楼将自己的发现进一步细化,写成了一本供内部交流用的教材。
说起出书,高竹楼说还右一个插曲,当时,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写了两页纸的思路,便冒失地找到当时的《大江南时报》证券部有关负责人,说想出一本有关股市规律技术分析的书,那位姓崔的负责人说:“你的发现虽好,但离出书还有一段距离,材料不充分,这样吧,你把你的发现和论点配上图形,这样既丰富内容,又容易领会。”
高竹楼觉得这建议很中肯,于是,回到家后便开始日日夜夜搞发明,妻子以为他中了魔,时常半夜冷不丁地爬起来,哕哕嗦嗦地说些什么,然后就写出来,遇到难处理的问题,便把搞软例;设计的儿子从梦中叫醒,与他一起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后,一本彩色版、以图为主,清楚地举例说明了买入和卖出的点位,把握股市波动规律的小册子面市了。
也是从此时起,年近半百的高竹楼开始走出大户室,出书,演讲,开培训班,做广告宣传,开办“老高股友会”。
高竹楼发现的是否真的是中国股市的规律,记者目前尚不可确认,但“老高股友会”的股友们却纷纷表示有所收获。虽然百分之百的赢利说不上,但低吸和及时止损往往会使损失少很多。
在与高竹楼的接触中,记者始终觉得他不是炒股的人,而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生意人。他敏锐、精干,善于把握机会,懂得投入与回报的关系,高竹楼也许不会成为索罗斯或巴菲特,但他一定会在中国证券行业中留下痕迹。
可能是出生于阳春三月的缘故吧,张文东觉得自己身上其实始终暗藏着一种冲破和绽放的欲望和活力,但由于他在家中是老小,上有4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的呵护和束缚,因而,童年时代的他是拘谨和羞涩的,虽然出生在安徽省繁昌县农村,家境也并不富裕,但因母亲是乡办学校的语文教师,又使他似乎与村里的其他孩子有着一些小小的区别,那就是,母亲不光教他做许多农活,还教会他背唐诗宋词,给他朗读朱自清的散文,他对母亲有着一些崇拜,这崇拜使他力求对自己要求完美,生怕让别人看到他的缺点和软弱。上小学时,由于母亲就是自己的老师,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母亲的注目之下,这使他自由的天性多少受到些抑制,他有时甚至羡慕别的孩子的开怀和放纵,然而他不行,他不能让母亲为他“丢脸”。
上中学时,终于离开母亲的学校了,然而他的中学老师又是妈妈的学生,因此,他被关照并被“注目”着,他在“保护”中“轻松”地成长着,成绩不好不坏,性格不温不火,但他朦胧地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不是真正的充满萌动的自我。上高中时,幸运而又不幸的是,他的班主任老师又是姐姐的同学,这种与亲情和友情没完没了的零距离,甚至使他窒息,想要逃避,想要真正“独立”起来。
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安徽商业学院,学的是营销专业,此时,考取什么学校,上什么专业对他来说并不太重要了,他只要能展开翅膀,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对他来说,离开家乡,远处的一切或许都是天堂。
三年的商校生活很快过去了。他被分配到了繁昌县一家机械厂,刚刚展开的翅膀又收拢了,一只飞翔的小鸟在天空中画了个圆,又回到了起飞点,张文东的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和不甘。
当时繁昌县的这家机械厂是个不景气的企业,不死不活地拖着步子,人们似乎都不知道该干什么,麻木地一日日地熬着日子,甚至于小张在商校学的营销专业毫无用武之地。这种一日
等于千日的日子使小张感到备受煎熬,他觉得,他刚收拢的翅儿又要展开了。
数月后,当他得知他的一个同学已到南京打工时,他也萌发了要去那里打工的愿望。他对南京一直颇有好感,这个长满了梧桐树、古老又富有生机的城市,似乎很符合他性格中沉静又活泼的双重性。于是,没有多少犹豫,他辞去了机械厂的工作,不留后路地走上了离乡打工之路。
初到南京,找工作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他有一张商校的大专文凭,没多久,便在一家小公司找到了份营销工作。他像所有初到大城市打工的乡村孩子一样,勘勤恳恳、小心翼翼地工作着,生怕丢了饭碗,可低级的打工者似乎永远只有一种命运:你将付出你所有的体力、心力甚至自由,而得到的,却永远是少得可怜的、甚至是由人施舍的一点点。从小公司到稍大的公司,从为老板推销机械到为广告公司拉广告,他走了几家单位,但做的越多,看的越多,感受的也越多,打工者的命运是飘摇的,打工者的人格尊严难以保证,打工者在付出之后到头来可能会一无所得。而家里人得知他奔波辛苦的生存状态后,也认为他不能总是这样毫无目标地为别人打工,“为什么不自己做些什么呢?”母亲说,而姐姐哥哥们也支持他独自创业,并凑了2万元钱给他寄来。有了家人的支持,他觉得他的底气有了,他要走一条自己心仪的人生之路。
通过市场调研,他觉得当时南京尚没有出现快餐配送这一服务形式,而市中心众多写字楼、商务区的办公室人群,以及众多来不及回家吃饭的大商场的营业员们是需要这种服务的,因
此,他决定从这方面着手开始创业。印刷广告传单、招聘人员、租房、采买,然而,当具体地一样样做起时-他才发现,原来他的资金、精力及管理经验还远远不及做这样一个实体的实力。他的“快餐配送服务中心”由于种种他应付不了的琐碎事情而夭折在襁褓之中。创业失败,他陷入迷惘之中,以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他甚至怀念起那些被亲人“保护”的“无忧无虑”的日子来。然而,好男儿有泪不轻弹,既然选择了异乡,不做出点“样子”来,能有颇见”江东父老”?
1996年,中国股市行情火爆,小张身边的人也多数加入到股市中去翻云覆雨,有人劝小张,与其在自己力所不及的实体创业中消耗资金,不如先到股市中趟一趟水,或许能舀到第一桶
金,那时,再去做实业也不迟。是啊,看着身边的人天天骑着黑马“逍遥自在,原本学商的小张想:自己为何于到证券市场去试一试身手呢,说不定这片天空艳阳高照呢。
他说:“我选中深发展后,与一些投资者探讨时,没有一个人对这只昔日龙头股感兴趣,都认为深发展这支昔日明星已经是风光难现,功成身退了。而我认为,大家都是这样看待它,排斥它,就更应该格外看好它,因为,在股市,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也是在股市里少数人才能赚钱的道理。”
从当时股票K线图上看,深发展从1997年49元开始一直在走下坡路,就是在著名的5·19行情中,它也仅仅炒作过一波,之后,还是一路走软,直到现在。
小张认为,像深发展这样的一支股票,长期被人冷落,而且它的本质没有变坏,经过5年时间的调整,用(易经)理论分析,“阴阳互变,否极泰来”,应该有转机了。而且从最近一段时期深发展的股价走势上可看出,当年春节后,该股表现得极为稳健和强劲,对大盘下跌,它无动干衷;对大盘上涨,也仅仅稍有表示,这样的一只股票,完全独立于大盘之外。
还有,深发展作为特区中的惟一金融类上市公司,随时都会因政策的支持和护盘的需要而发力,再者,在前一次深圳本地股行情中,它没有大幅拉高,从而为深市本地股第二轮炒作,留下伏笔。
第二个“指标”,是他用所学的(周易)预测6月20日是大盘的一个“临界点”,也就是大盘在这一天变盘的概率极大。于是,他从5月15日开始连续一个星期,不间断打进23万股,成本价11.25元。
机会与好运始终是留给做准备的人。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停止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国有法人股”的政策利好,当天,大盘几乎全线涨停,深发展、原水股份更是表现不俗。
7月1日,小张管理的资金收益率已达到50%,由于2001年签订的合同也快到期了,于是他在180指数推出的第二天,将“原水股份”、“深发展”全部兑现。
买入漂发履的原因:
(1)深发展股价连续5个月以11.50元为中轴,底部坚实;
(2)根据“少数人赚钱原理”,凡是懂股票的人,绝大多数的人不看好深发展,总以为深发展与四川长虹一样,也该功成身退了。其实深发展与四川长虹在股市上有其相同的一面,都曾是沪深两市样板,但这两家上市公司本质是不一样的。长虹是传统的家电企业,而深发展属金融类企业。
寞出深发展的理由:
(1)利润达到30%(14.78元卖出),达到了小张设定的三个主要止赢点之一;
(2)7月2日,深发展量能极度萎缩,不及前两天1/5成交量;
(3)头部形态明显。
尽管小张管理的资金获得了如此高的回报,超过同期任何一只基金的收益,但他还是很谦虚地说:“资本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基金经理人的:控制风险,和‘投资组合、从而决定最终收益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我还要不断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