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描述了农业科研投资对农产品和投入要素发生作用的效果。农业科研投资在投入后的一些年内会对生产发生作用,这点在产出方面尤其明显,并且,其发生影响的年限很可能要超过本研究所设定的最大滞后年限15年。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诱致性创新假说在产出方面是有效的,而在投入要素方面,其有效性却要打折扣,其原因是两者市场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结果意味着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分配长期以来主要遵循选择战略,绝大部分的研究资源只投入在有限的几种产品上,譬如,粮食作物占了研究经费的40%以上;而其他产品尽管很重要或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是,其技术一直依赖于应用研究或来自于其他部门或其他国家的技术转移。然而,这种将研究经费集中用于几种特定的农产品生产所产生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市场通过诱致性创新机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意味着选择性科研投资的效果确实是拉动了需求;另一方面,选择性投资对产出的效果与其对投入要素的结构效应结合了起来,要求投入更多的资本和中间要素,而这种技术变化并不总是我们所期待的。
与常用的参数分析方法相比,非参数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它不能够对研究结果履行统计检验,因此,要想确定统计上最显著和最可靠的结果非常困难。为了能够确定技术指数,还需要对涉及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量假设和技术变化机制的参数的设定形式进行假设,非参数方法的一般特性也就由于要引入参数来确定这些指数而削弱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