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银行营销实战兵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2123764
  • 作      者:
    熊元俊编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赖丹声,营销和管理学专家,MBA。师从中国营销学理论奠基人之一的李景泰教授和著名管理学家陈炳富教授。曾任政府秘书,并在国企、外企从事过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和项目投资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曾任《金融早报营销传播周刊》主编和记者部主任。现任深圳市九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多家银行和企业的营销和管理顾问。中央电视台特约撰稿人。
  主要学术著作:《投资热点丛书》、《寿险营销新思维》、《温柔一刀》、《期货投资指南》和《把梳子卖给和尚》等著作,发表过大量的财经评论文章,文笔简练幽默。耐人寻味。根据作者脚本《啤酒三国演义》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曾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银行营销实战宝典丛书之一,是一部银行行长和业务主管有效拓展市场的制胜宝典,也是银行客户经理快速提高营销能力的必备参考书。银行市场定位战、银行产品战、银行价格战、银行促销战、银行渠道战、银行品牌战以及银行新型营销战……本书将为你奉上银行最新的“作战守则”和“战争攻略”,还有中外著名银行的作战“心得”。  
  中国加入WTO后,整个经济融入了一个更大的范围,为银行营销开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更大了,一场银行营销战的硝烟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弥漫。面对优质客户“奶酪”逐渐流失的危机,面对竞争对手带来的一些全能银行和全球银行的杀气,应战,是中资银行以“基业常青”姿态生存的唯一抉择。银行市场定位战、银行产品战、银行价格战、银行促销战、银行渠道战、银行品牌战以及银行新型营销战……本书将为你奉上银行最新的“作战守则”和“战争攻略”,还有中外著名银行的作战“心得”。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银行业正处在一个营销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营销需要大力推广和应用的阶段。在这个时候,《银行营销实战宝典》丛书的出版,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们银行的营销实践,正处在需要进行营销的理论总结和理论指导的时候。这套丛书必将对我们的银行营销产生积极的影响。
  ——招商银行行长  马蔚华
  《银行营销实战宝典》丛书是一套实战性很强的银行营销工具书。它精选了国内外著名银行成功的经典案例,运用现代营销理论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和评述,使您从中获得营销的智慧。相信这套丛书一定会助您成功。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  徐诺金
  中国的银行市场已进入了营销时代,营销人才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建立学习型组织,是银行提升员工营销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这套丛书通过对大量实战案例的解析,使银行营销原理的阐述显得更为生动,是一套易读的银行营销参考书。
  ——深圳发展银行行长助理、深圳分行行长  周立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银行营销日趋重要。作为银行业务的一线部门,支行时时刻刻都在与客户打交道。因此,员工的营销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银行营销实战宝典》丛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新平台。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白云支行行长  廖锐浩
  支行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现有产品销售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银行营销实战宝典》是一套实用性很强的丛书,对我们的营销工作大有帮助。
  ——华夏银行深圳龙岗支行行长  周学德
  客户经理是银行营销的“尖兵”,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作为客户经理,提升营销和服务技巧非常重要。《银行营销实战宝典》丛书对此有很多实战分析和建议,能启发思维,非常实用。
  ——浦东发展银行客户经理  夏斌
展开
精彩书摘
  “日本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建立在恣意性行政管理和金融羁绊基础上的不合理性的日本式金融体系,不适应合乎理性的美国式市场经济。”在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破产之后,长银综合研究理事长竹内宏在《日本金融败战》一书中直言:
  “美国是世界霸权国家,作为远东地区的政治小国日本,不得不采用美国的规则。结果,日本终于遭到了‘金融败战’。”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的上升,日本当年受到的压力同样会以各种形式跟随来到中国。
  最明显的是,美日多国最近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一再施压,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直接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和勇气。
  金融开放的同时,中资银行也面临走出去的问题,其中包括中资银行艰难的海外上市之路。
  “虽然看起来美国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严厉,但却体现了最佳的国际先进做法。因此,即使不寻求去美国上市的中国的银行,也应该向这些要求尽量靠拢。”目前全球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全球金融服务部主席Jeremy scott如是言。
  诚然,中资银行必须加速改革进程,并在改革进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现为银监会主席的刘明康,2003年初仍任中国银行行长,当时不无忧虑地建议:“鉴于银行业的特殊性,政府有必要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委员会,循序渐进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因为,银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很大,稍有闪失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世界银行的中国问题专家曾经说过,中国的银行业要花10年时间准备入世。我的判断是,准备得好不需10年,准备不好10年也不够。”刘明康坦言,“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争取5至10年内成为有竞争力的商业银行,否则将无法生存。”
  随着金融业大门的逐渐开启,我国银行市场营销将面临外资金融机构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营销环境也必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P5
展开
目录
第1章  银行营销掀起战国风云
第一节  WTO和银行营销
一、银行业开始洗牌
二、用开放促银行改革
三、银行营销随风起舞
第二节  国有银行:春潮带雨晚来急
一、银行营销慢三拍
二、国有银行才起步
三、大笨象终于起舞
第三节  中小银行:风风火火闯九州
一、使命就是增添活力
二、营销创新不遗余力
三、做大做强仍须努力
第四节  外资银行:熬得云开见月明
一、大门开始开启
二、抢占重要城市
三、急攻高端业务
四、抢滩混业经营
五、并购大戏开幕
六、一切只是预演
【特别档案之一】中外银行竞争呈现六大趋势
【案例分析之一】爱立信南京倒戈中资银行大地震
【案例分析之二】上市——银行最大的营销关
【案例分析之三】刘明康考场“营销”
巧夺托管行“大饼”
第2章  银行市场定位战
第一节  定位是在找位置
一、资本充足率
二、盈利能力
三、不良资产率
四、市场份额
【特别档案之一】  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差距的分析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环境
一、国有商业银行
二、城市银行
三、私人银行
四、合资银行
五、外资银行
【特别档案之二】中资银行入选2002年度
全球1000家大银行名单
【特别档案之三】2002年商业银行性质的
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状况
第三节  定位战:排排坐分果果
第四节  国有银行的定位
【特别档案之四】国有商业银行十八变
【案例分析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恐龙变身
【案例分析之二】三大国有银行的抉择
第五节  中小商业银行何去何从
一、战略优势
二、战略劣势
【特别档案之五】十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资料
【案例分析之三】万贝银行:市场补缺定位
【案例分析之四】招商银行的“因您而变”
【案例分析之五】宁波市商业银行:小银行新定位
第六节  政策性银行:在政策性和银行色彩间游走
【案例分析之六】国家开发银行定位目标:国际一流银行
第七节  中外合资银行:主“内”还是主“外”
【案例分析之七】华一银行:“内资”定位更诱人
第八节  农信社的新模式】
【特别档案之六】农村信用合作社50年发展历程
第3章  银行产品战
第一节  银行新产品和消费者购买决策
一、银行新产品类型
二、银行新产品开发过程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
第二节  银行产品战作战守则
一、银行产品介绍期市场营销决策
二、银行产品成长期市场营销决策
三、银行产品成熟期市场营销决策
四、银行产品衰退期市场营销决策
第三节  西方银行业的产品创新
【特别档案之一】国外商业银行主要
金融创新产品的时间表
【特别档案之二】花旗银行眼中金融消费十大趋势
第四节  我国银行业的产品创新
一、银行经营创新拉动产品创新
【特别档案之三】商业银行经营创新的四个阶段
二、银行产品创新起步较晚
三、银行迎来产品创新新格局
第五节  银行产品创新的中外比拼
一、中外金融创新的差异
二、中资银行产品创新的短板
【案例分析之一】民生银行:走在创新的路上
第4章  银行价格战
第一节  价格战作战守则
一、银行产品定价目标
【案例分析之一】诚泰银行免年费营销“无限卡”
二、银行产品定价方法
三、银行产品定价策略
第二节  银行价格战的历史
第三节  银行价格战的特点
【特别档案之一】阿尔巴尼亚的高息揽储危机
【特别档案之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第四节  价格战中的银行生存要法
一、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善兵者先利其器
四、避开价格战锋芒,开打侧翼战
五、联合竞争对手结成价格同盟
【案例分析之二】银行卡跨行取款:大银行收费小银行免费
【案例分析之三】汇民争夺战点燃银行价格战烽火
【案例分析之四】香港中小银行楼按市场低息抢滩
第5章  银行促销战
第一节  银行促销战基本守则
【特别档案之一】各种不同促销工具的范例
第二节  广告促销战
一、银行广告战作战守则
二、西方银行广告打四张牌
三、中国银行业广告方兴未艾
第三节  银行公关战
一、银行公关战作战守则
二、银行公关暗战
第四节  银行人员促销战
一、银行人员促销战守则
二、人员促销战以人为本
第五节  银行销售促进战
一、销售促进战作战守则
二、“小甜头”促销大市场
【特别档案之二】招商银证通的销售促进方案
第6章  银行渠道战
第一节  得渠道者得天下
第二节  银行分销战作战守则
一、渠道设置
【特别档案之一】商业银行分销渠道分类情况
二、渠道策略
第三节  国有银行机构大撤退
一、国有银行纷纷东南飞
二、“精兵简政”带来人才暗战
三、外资银行眼中只有“肥肉”
四、中小银行“虎口夺食”
第四节  新型分销渠道争奇斗艳
第五节  信用卡营销春意闹枝头
一、中外银行信用卡大战
二、蛋糕究竟能有多大
三、营销障碍绑住手脚
四、外资银行垂涎已久
五、中资银行突然觉醒
六、频频借力外资银行
七、广告大战悄然打响
八、营销手段出奇制胜
九、市场份额重于一切
十、盈利卡住了脖子
【特别档案之二】银行卡发展历程
【特别档案之三】未来几年的银行卡新产品特征
第六节  删暗香袭人
一、与卡同行
二、网点必备的电子员工
三、营销战打服务牌
四、有奖刷卡擦亮POS
五、政府加入营销队伍
第七节  “游击战”:从自助银行到社区银行
一、比ATM更方便的自助银行
二、银行办到家门口
三、中小银行的战略新选择
第八节  超市银行露出尖尖角
一、“沃尔玛银行”可能问世
二、超市中的“金融便利站”
第九节  电话银行:一线沟通无限
一、全天候服务的电话银行
二、电话银行优点多多
三、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第十节  手机银行:无限你的无线
一、手机银行风行世界
二、手机银行惊现中国
三、手机银行前路漫漫
【特别档案之四】港新个人银行业务营销看点
第7章  银行品牌战
第一节  品牌危机常在
第二节  品牌战作战守则?
一、理解品牌的重要性
二、建立品牌的意识形态
三、改变企业运作的常规
四、将内在力量变成一种支持
五、为品牌建立传播沟通资产的宝库
六、打破模式
七、整理品牌架构
八、理智地转型
九、召集各合作伙伴到同一工作平台
十、为品牌制造影响力和崇高感
第三节  跨国银行品牌本土化
【特别档案之一】2003年高收入群体的银行认知排行榜
第四节  中资银行品牌市场化
【特别档案之二】2003年中国股市最有价值品牌前十名
第五节  中行品牌国际化
第六节  品牌联盟:团结起来力量大
一、银行国际排名洗牌的背后
【特别档案之三】四大国有银行的全球排名
二、中国银行市场的“结盟运动”
三、股份制银行发表“联盟宣言”
四、小银行携手闯未来
第七节  品牌大战大浪淘沙
一、金融品牌迭出不穷
二、银行形象焕然一新
三、品牌专利保护不足
第8章  新型营销战
第一节  中资银行不是日升昌
第二节  文化营销战:文化的魔力最持久
一、一流企业卖文化
二、文化营销战作战守则
三、产品文化营销战:频吹民族风
四、品牌文化营销战:个性化至上
五、企业文化营销:以人为本
【特别档案之一】著名跨国公司企业精神荟萃
第三节  关系营销战:关系就是资源
一、“三只眼”盯变化”
二、关系营销作战守则
三、客户关系管理:以情动人
四、员工关系营销:同舟共济
五、政府关系营销:双赢成真
六、同行关系营销:欢喜冤家
七、媒体关系营销:沟通才有进步
八、关系营销新境界:受人尊敬
第四节  整合营销战:攥紧的拳头更有力
一、整合营销作战守则
二、整合营销的三个重点
【案例分析之一】招行“金葵花”理财品牌的
整合营销传播
第五节  网络营销战:无“网”不胜
一、网络营销战作战守则
二、网上银行冲击波
三、中资银行群起结网
四、网上银行营销瓶颈
五、“非典”带来非常机遇
六、中外银行网上“赛马”
【特别档案之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营销策略
【特别档案之三】山西票号衰亡的四大原因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