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悉的金融理论首先是货币理论。近代的金融理论是围绕着货币展开的,主要探讨货币本质、货币的价值决定和货币数量等问题。其中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即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比较有代表性。古典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是“中性”的,他们强调的是没有货币的供求均衡分析,“萨伊定律”是他们所信守的。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诱使”凯恩斯革命发生,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除否定“萨伊定律”外,还提出了新的货币理论,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比较强调货币的流动性作用。他认为利率不是像古典经济学认为的是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市场中的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由于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因而经济就将通过利率而受到货币数量的影响,从而否认了“货币中性”,并且研究货币供求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但是,凯恩斯所强调的经济的“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是无效的,此时只有财政政策才有效。后来希克斯将包含货币影响的IS-LM模型引入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成为共同的调整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
在货币理论中,除凯恩斯学派外,货币主义学派也有重要的位置。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创建了货币主义学派。弗里德曼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理论,他反对货币需求“动机”说,提出了持久收入理论。他认为,货币不仅包括现金,还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和股票、债券一样,只是财富的具体形式。财富可以用持久收入来计量,它是个人、家庭能预期到的长期性收入,不仅比较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持久收入可以用于各种消费和投资。人们选择持有货币,是因为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能够取得更大的效用。从短期看,股市上行,人们会多买股票,减少银行存款;股市低迷不振,又会增加银行存款,减少股票投资,但这是短期的情况。从长期看,利率、股市等各种资产,平均收益趋稳,人们会根据持久收入的多少,权衡各种资产的风险、收益,确定各种资产持有比例,因而长期货币需求相对稳定。弗里德曼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供应量保持一定比率增长。他认为现实中货币供给年增长率,大致等于年物价上涨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两个增长率之和。此外,他经过深入的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从中央银行货币供应变化,到经济作出明显反应,存在着12~18个月的时间差。他特别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货币政策是“惟一”重要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