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学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173638X
  • 作      者:
    殷德生编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本教材阐述了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等基本理论,介绍了信托、租赁、保险等金融知识与实务,还阐述了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以及国家收支与国际金融等内容。《金融学导论》内容全面,几乎涵盖了金融领域中所有方面的内容,但在章节安排、材料取舍和语言表达上力求简明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
  本教材在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时,在概念的解释,理论与原理的归纳总结方面,力求表达准确、规范和通俗易懂,以帮助学习者抓住要领,举一反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利率的结构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期限的债券或贷款有着不同的利率,即使是同样期限的债券或贷款也可能有不同的利率,这就需要分析利率的结构问题。一般而言,利率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利率的风险结构与利率的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债券的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债券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造成相同期限的债券有着不同的利率水平的主要原因有:违约风险的存在、流动性问题以及税收因素。
  投资者购买债券往往面临着违约风险,即债券发行人不能支付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时不能偿还债券面值,这一风险影响着债券的利率水平。有违约风险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如国债)利率的差额,被称为风险升水,即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而必须获得的额外利息。有违约风险的债券总是具有正的风险升水,其风险升水程度随着违约风险的增加而上升。也就是说,债券的违约风险愈大,它的利率相对于其他债券就愈高。
  影响同一期限债券利率水平差异的另一因素是其流动性程度。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必要时可以迅速变现为现金而不使持有人发生损失的能力。债券的变现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易佣金,二是债券的买卖差价。
展开
目录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第二节货币的定义与计量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及计量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第四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货币本位制度的演进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第三节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二、利率的种类
三、利率的经济功能
第四节利率的结构与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的结构理论
二、利率的决定理论
第五节利息的计算
一、单利与复利
二、现值与终值
三、到期收益率

第三章金融市场
第一节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二、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二节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的含义与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种类
三、金融衍生工具
第三节货币市场
一、商业票据市场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短期信贷市场
四、国库券市场
五、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六、回购协议市场
第四节资本市场
一、股票市场
二、债券市场
三、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四、中长期货币借贷市场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过程
二、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中央银行
二、商业银行
三、专业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节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
二、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第五章商业银行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自有资本
三、存款
四、其他负债业务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现金项目
二、贷款业务
三、贴现业务
四、证券投资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中间业务
二、表外业务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资产管理
三、负债管理
四、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第六节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二、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第六章信托与租赁
第一节信托的含义、种类与职能
一、信托的含义
二、信托的种类
三、信托的职能
第二节信托业务
一、信托类业务
二、投资基金类业务
三、代理类业务
四、咨询类业务
第三节租赁的含义、特征与种类
一、租赁的含义
二、租赁的产生与发展
三、现代租赁的特征
四、租赁的种类
第四节租金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一、租金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二、租金的计算方法
第五节租赁合同与租赁风险
一、租赁合同
二、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第七章保险
第一节保险的含义、原则与职能
一、保险的含义
二、保险的原则
三、保险的职能
四、保险基金
第二节保险的种类
一、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与信用保证保险
二、个人保险与商务保险
三、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
四、原保险、再保险与共同保险
五、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第三节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的特点
二、保险合同的主体
三、保险合同的客体
四、保险合同的内容及其履行
第四节保险经营
一、保险展业
二、保险承保
三、保险理赔

第八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类型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四节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与其他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代理国库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会计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调查统计业务
第五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第六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第九章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货币的供给机制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二、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
三、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
第二节货币供给理论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论与内生论
二、货币供给的决定模型
第三节货币需求理论
一、传统货币数量论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五、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第四节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金融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