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以前上海货币流通概况<br> 上海是今天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都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上海”作为地名出现,最早见于《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酒曲杂录》中,为秀州(治所今浙江嘉兴)17处酒务之一。这虽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著录,但根据内容则可以推断在上海设立主管征收酒税的酒务应在天圣元年(1023年)以前。也就是说,在设置酒务之前,人群已在此聚落。谭其骧认为:“从聚落的最初形成到发展到够资格设置酒务,又当有一段不太短的过程,因此,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计至迟当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纪。”①上海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位于吴淞江下游一条支流上海浦的岸边。<br> 早在上海得名之前的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请设置华亭县。华亭县的设立是江南社会经济发展在行政区划上的反映。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始设上海镇治,有镇将驻守,隶属华亭县,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开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治所在华亭(今松江城厢镇),所辖范围约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九年,割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五乡置上海县,属松江府。至此,上海县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区,这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