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8037515
  • 作      者:
    胡书东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作者简介
  胡书东,1971年4月生于河南固始。1994年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著作有《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部研究中国财政制度的专著。作者借助西方公共财政学、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与集权问题,探讨在传统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内在特点及其与济发展的关系,演译出新中国50年来财政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并指出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研究与这证分析并重,符合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展开
精彩书摘
  市场经济要求资源根据价格信号流入利润最为丰厚的部门和企业。重工业因为不符合中国当时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经济中不可能属于利润丰厚的领域。50年代初我国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与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客观上决定了计划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替代。在基本保留市场机制的前提下,为了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理论上有如下可能的政府干预途径。
  (1)通过法律法令和行政手段人为压低重工业投入要素的价格,如以行政命令规定其低价格。但是,许多投入要素为重工业和其他用途所共同使用,无法将各种用途准确区分开来,或者区分开来的成本太高。这样做会扰乱价格信号,同一投入要素仅仅因为用途的不同就出现不同的价格,必然产生寻租问题,人们有激励将低价要素投入以高价倒卖出去,从而孳生腐败和混乱。另外,重工业因为得到的要素投入价格低廉,成本约束失真,必然导致这些投入要素市场供给紧张和使用浪费,从而不利于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因此,这种方法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有效途径。
展开
目录
出版前言
1 绪论
1.1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结构
1.2 关于财政分权与集权问题的文献综述

2 传统财政制度的产生及其内生性
2.1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我国资源禀赋的矛盾
2.2 传统财政体制产生的制度背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需要的制度环境
2.3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传统财政体制

3 传统财政制度的演变逻辑
3.1 传统财政体制的信息和监督问题
3.2 信息与监督问题导致财政分权

4 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分权:对短缺经济成因的再考察
4.1 财政分权与短缺经济的形成
4.2 对科尔内短缺经济理论的评论
4.3 检验短缺经济理论:传统体制下的第一次财政分权

5 从财政角度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5.1 信息、监督问题和短缺经济的平衡:传统体制下的第二次财政分权
5.2 市场机制的引入:第三次财政分权
5.3 从计划到市场——改革中的财政转型

6 财政分权的后果: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的关系
6.1 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关系:理论模型和国际比较
6.2 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的数量关系
6.3 经验检验结果:1985年前的公共部门
6.4 经验检验结果:1985年后的公共部门
6.5 结论

7 财政分权的后果:财政分权、集权与经济绩效
7.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财力的变化
7.2 财政分权与经济绩效
7.3 对新中国50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定性分析
7.4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反思

8 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
8.1 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财政体制的公共财政化
8.2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目标取向
8.3 分税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9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