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两岸农地利用比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90432X
  • 作      者:
    於宗先, 毛育刚, 林卿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于宗先,“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主要著作包括《经济预测》、《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突破经济观念中的茧》、《经济挑战的回响》、《经济发展启示录》、《台湾中小企业的成长》、《台湾土地问题》等专著17种,主编中、英文经济专业书籍30余种,以及发表学术性中、英文论文160多篇。
    毛育刚,1931年出生,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和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副教授和教授、“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农经组组长、“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企划处处长、土地改革训练所所长、“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参事等职,现任台湾大学农经系兼任教授及“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顾问。主要著作有《台湾农村土地佃农经济调查研究》、《农业发展》、《农业、农地、农民》及《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等专著,发表于中外学术刊物中、英文论文百余篇,译作有《价格原理》、《总体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及《总体经济分析》等。
    林卿,现任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经济系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著有《农地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政策学》、《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等,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峡两岸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农地所有权问题,但对农地利用问题的解决却都不尽理想,在制度上尚无一行之久远的规范,在与环境的关系上,也因所采取的手段不当,两岸经常遭受“大地反引、”所带来的灾难。《喜玛拉雅学术文库·经济探索系列:两岸农地利用比较》除了探讨大陆农地利用政策的演变之外,也揭示了台湾农地利用政策及农地滥用的后果。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两岸的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对农地的利用却有相当大的差异。
    本书重点在于比较两岸农地利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农地利用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农地资源的差异、农地利用的现状、农地开发、农地利用管理,以及农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同时对两岸农地利用政策,也提出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光复后政府为增加粮食生产及配合肥料工业之发展,乃由政府透过农民组织统一办理肥料配销。1950年起,农民一律须以稻谷交换肥料,肥料换谷制度从此确立。初办时台湾化学肥料几乎全靠进口,而后由于肥料工业之发展,逐渐改用自产肥料。
    通过肥料换谷措施,政府以偏高之换谷比率充分掌握食米。1952~1968年,每年肥料换谷数量平均达到35.7万公吨,约为政府收入公粮之60%以上,是政府掌握粮源之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政府强制征收农业剩余的方法之一。
    (三)田赋征实与随赋征购
    除肥料换谷外,政府尚采取田赋征实与随赋征购等办法,将农民手中剩余之稻谷强制以无偿(如田赋征实)或低价(随赋征购)转移至政府手中,其数量相当庞大。
    (四)平稳粮价
    台湾光复之后,政府对于米价采取弹性管理政策,由政府掌握充分之粮源,用“以量制价”之方式,机动调整市场供需。政府常以抛售食米方式,来稳定市场价格,避免米价之过度波动而带动其他物价之上涨,并将食米价格维持于较低之水准,以利于经济发展及食米外销。政府采行之措施包括:(1)对粮食出口管制,粮食出口由“粮食局”统筹办理,禁止民间自由出口。(2)通过粮食之征收,包括田赋征实、随赋购征、肥料换谷、生产贷款折收稻谷等,以充分掌握粮源。(3)将台湾划分为七个粮区,粮区间禁止粮食自由流通。(4)军公教人员配给食米。(5)机动向自由市场抛售食米,调节价格。在这些措施下,粮价得以维持于稳定且较低之水准。
    稻米政策对台湾早期经济发展之贡献有三方面:(1)由于稻米增产成功,使得稻米自给有余,可以外销赚取外汇,而这些外汇正是政府向国外换取工业发展所需原料及机器设备的主要来源。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农地的重要性
第二节 土地的特性
第三节 农地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农地与农业人口
第五节 农地的基本问题
第六节 农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第七节 农地利用规范
第八节 农地利用的研发工作
第九节 农地变更用途之商榷
第十节 农地利用的趋势
第十一节 两岸农地面面观

第二篇 台湾农地利用
第二章 农地利用之地理与自然条件
第一节 地理条件
第二节 气候条件
第三节 水资源条件
第三章 农地利用之社会经济因素变迁
第一节 经济发展
第二节 人口成长
第三节 人口分布
第四节 农户与农户人口之变动
第五节 农户与农户人口之分布
第六节 专业与兼业农户之变动
第七节 农业劳动之变动
第八节 农场经营主之年龄与教育程度分配
第九节 每人粮食消费之改变
第十节 农家与非农家消费支出及家庭现代化生活设备之比较
第十一节 农民组织及其角色任务
第四章 土地资源概况分析
第一节 土地之涵义
第二节 按地形地势分类之土地资源
第三节 按土地登记公、私有分类之土地资源
第四节 按土地登记地目分类之土地资源
第五节 都市土地与非都市土地之界定
第六节 按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区分类之土地资源
第七节 按非都市土地使用编定分类之土地资源
第八节 各县市土地面积与人口密度之变动
……
第五章 农地资源及其变动
第六章 农地政策与农业发展策略之演变
第七章 农地利用之时间变动
第八章 农地利用之空间变动
第九章 农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第十章 农地重划:改良农地条件
第十一章 山坡地之开发利用与保育
第十二章 农工消长与家地保护
第十三章 农地政策之新动向--2000年农业发展条件之全面修正

第三篇 大陆农地利用
第十四章 大陆农地资源开发利用(耕地部分)
第十五章 大陆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林地、草地及后备农地资源部分)
第十六章 农地利用政策(一)
第十七章 农地利用政策(二)
第十八章 农村土地利用管理
第十九章 加强农地利用管理对策
第二十章 福建农地利用的自然、社会背景
第二十一章 福建农地利用类型与分区利用

第四篇 比较与结论
第二十二章 两岸农地利用之比较
第二十三章 农地利用政策评议
第二十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