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0935761
  • 作      者:
    李丹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要研究的是中国各行业企业的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发现中国各行业企业的合理规模(《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中定义为“规模优秀”),为我国各行业企业的经济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br>    《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试图从两个途径对行业或企业的发展规模进行研究。一是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借助于统计分析工具,创造性地将交易成本理论中有关确定企业规模的原理进行可操作性转换,认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健全和不规范,使得市场交易成本普遍高于企业内部组织管理费用,因而我国的企业在规模经济方面大有前途。二是受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函数研究的启发,《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规模函数计量经济模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回归建模,设法应用该模型对所研究行业的发展规模进行分析。<br>    《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具体运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判别分析法,还大量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法、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样本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丹,男,1982年毕业于华巾工学院电机专业,分配至上海海运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理学颂士学位。先后在固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担任高级管珲职位,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1998年凋入华中理工大学(后改名华巾科技人学)管理学院工作。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研究等。<br>    在《科研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工业工程与管理》、《中国软科学》、ISTP、《经济评沦》等期刊上发表沦文近20篇。并曾主持过多项横向研究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要研究的是中国各行业企业的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发现中国各行业企业的合理规模(《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中定义为“规模优秀”),为我国各行业企业的经济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br>    《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试图从两个途径对行业或企业的发展规模进行研究。一是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借助于统计分析工具,创造性地将交易成本理论中有关确定企业规模的原理进行可操作性转换,认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健全和不规范,使得市场交易成本普遍高于企业内部组织管理费用,因而我国的企业在规模经济方面大有前途。二是受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函数研究的启发,《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规模函数计量经济模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回归建模,设法应用该模型对所研究行业的发展规模进行分析。<br>    《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定理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具体运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判别分析法,还大量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法、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样本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因<br>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企业规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概况<br>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br>第二章 企业规模(边界)的理论<br>第一节 关于规模经济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br>第二节 企业边界理论综述 <br>第三节 企业边界均衡 <br>第四节 企业应对边界均衡的策略/方式 <br>第三章 数据整理<br>第一节 数据来源<br>第二节 数据整理<br>第四章 规模函数建模<br>第一节 建立模型的样本<br>第二节 建立模型的假设与建立模型的理论依据<br>第三节 建立模型的变量定义<br>第四节 模型建立<br>第五节 回归模型代表性分析(各企业规模函数模型拟合程度检验)<br>第六节 由企业规模函数看企业规模状态<br>第七节 小结<br>第五章 企业规模状态实证分析<br>第一节 实证分析样本 <br>第二节 理论分析<br>第三节 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企业规模<br>第四节 19个行业的企业规模实证分析<br>第五节 小结<br>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br>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br>第二节 本研究的结论<br>第三节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br>第四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br>附录研究结果附表<br>附表1 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排名100强<br>附表2 机械设备仪表业建模数据<br>附表3 化工业建模数据<br>附表4 机械设备仪表业判别结果<br>附表5 化工业判别结果<br>附表6 材料业判别结果<br>附表7 商业贸易业判别结果<br>附表8 综合类判别结果<br>附表9 医药生物业判别结果<br>附表10 消费品工业判别结果<br>附表11 房地产业判别结果<br>附表12 公共事业类判别结果 <br>附表13 纺织服装业判别结果 <br>附表14 交通工具业判别结果 <br>附表15 冶金业判别结果<br>附表16 仓储运输业判别结果<br>附表17 农业类判别结果<br>附表18 电子信息业判别结果<br>参考文献<br>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