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技术进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1121727
  • 作      者:
    柴正猛著
  • 出 版 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书稿对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理念作了系统的分析阐述,将跨国公司理论、产业组织、技术创新理论和公司投资、融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博弈论等工具,尝试构建了金融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的动态互动模型,并从技术创新和融资内部化,全球化角度拓展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和垄断优势的分析视野。
展开
精彩书摘
    正如第一章 所言,产业组织理论与公司金融理论一直是两个分开来研究的领域,但事实上,公司市场环境与融资环境是企业约束条件的两个方面,他们都同时影响着企业的目标(通常是利润),从而是相互影响的,本章中的B-S模型、B-H模型、D-T模型、C-S模型和Sttadler模型在两个领域的结合与动态化方面作了奠基性的工作。对于技术创新而言,不仅应当将之视为一种投资行为从产业组织角度予以考察,还应该将之视为一种融资行为从融资的角度予以考察。正是受这几种模型的启发,、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建立博弈模型来考察融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章在回顾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和公司融资理论的同时,重点阐述了上面几个模型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节 产业组织框架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者早已认识到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此重要,很久以来经济学家就呼吁应该深入理解技术变迁过程的动态性。传统经济文献在这一领域重点考察的是检验市场结构和创新活动水平间的关系。熊彼特的开创性研究显示出在垄断力和创新活动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从而激发了人们对此领域的研究兴趣。西方经济学将自由竞争市场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市场结构,在此背景之下,熊彼特的假说就显得更加具有争议性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二、融资、信息与契约的概念-
三、跨国公司的概念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三、章节安排
四、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产业组织框架下的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节 现代公司融资基础理论
一、现代融资基础理论构成
二、现代融资基础理论评述
第三节 代理理论的动态化研究
一、G-H标准债务契约及其动态化代理理论
二、再融资与动态跨期激励相容债务契约:B-S模型
三、股权契约及其动态化代理理论:B-H模型
第四节 公司融资的产业组织理论
一、债务融资的静态产业组织理论:B-L、Showlter和F-T模型
二、债务融资的动态产业组织理论:D-T、C-S和Stadler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与融资特征
第一节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的理论解释及战略路径
一、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的理论解释
二、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路径
三、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比较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特点
一、技术创新策略
二、加强对R&D投入
第三节 跨国公司、交易成本与融资全球化和内部化
一、跨国公司、交易成本与内部金融市场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融资战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国际技术转移与
合作技术创新博弈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国际技术转移博弈
一、影响技术转移或者技术合作履约的因素
二、国际合资、股权契约与国际技术转移:一个博弈模型
三、结论分析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技术
创新博弈与“免费搭乘”效应:一个扩展的B-L模型
一、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博弈模型
二、债务融资均衡与“免费搭乘”效应
三、结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期债务融资约束下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
之间的自主创新动态博弈
第一节 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同质品创新博弈
一、双方皆内源融资时的自主创新博弈
二、东道国企业受破产威胁下的自主创新博弈
三、小结
第二节 跨期债务融资约束下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异产品自主创新动态博弈
一、模型假设条件
二、双方皆内源融资情形下的博弈结果
三、东道国企业需要外部债务融资时的博弈结果
四、跨国公司实施“鼓鼓钱袋”掠杀战略的条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期股权融资约束下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自主创新动态博弈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不确定概率的形成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一、企业在不同成长周期的融资特点
二、中小企业融资缺口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跨期股权融资约束下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一个自主创新动态博弈模型
一、模型假设条件
二、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皆内源融资时的技术创新博弈
三、东道国企业受外部股权融资约束时的技术创新搏弈
四、跨国公司的战略反应
五、结论性评述
第四节 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的大小、结构以及影响比较
一、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的大小和结构
二、契约对创新行为、定价战略、产业市场结构以及掠杀活动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