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部交流体现在各层次、部门之间的协作上,如技术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合作,保证环境因素不仅得到良好控制,而且技术经济指标也在不断地改进,又如环境管理者代表并不对各部门直接负责,但对组织的环境事务进行全面的管理,这就要求各部门向环境管理者代表上报有关事宜,环境管理者代表也是通过组织的相互关系开展业务活动。内部信息的迅速交流是明确环境责任的另一重要内容,任何信息的停滞和不畅都会造成体系的运行失败。
(3)外部交流是标准特别强调的,即组织要重视相关方的要求。相关方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各种关系的人或组织,包括组织的消费者、投资者、官方管理机构、股东、社区的居民、供应商、合同方、及任何对组织的环境行为有兴趣的人和组织。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环境事件的投诉增多,组织的环境形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一个组织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反映出组织对环境的总体态度。外部信息的交流包含了对所有环境事件、环境意见的处理及反馈。另外,组织的外部交流也是确定环境因素、评审其重要性的手段之一。对相关方重视的环境问题应予以优先的考虑。
(4)信息交流是双向的,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交流都应有相应的程序,并有相应的记录反映出交流的效果与成绩。
信息交流旨在建立组织对内、外通报环境活动的过程,以便:①阐明管理者对环境的承诺;②处理涉及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方面的问题和关系;③提高对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认识;④必要时向内部和外部相关方通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行为。
(5)环境管理体系的监测、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应传达给组织内部对其环境运行具有职责的人员。针对组织成员和其他相关方所提供的信息,可有效激发员工的热情,并使公众更进一步理解和认可组织为改进其环境行为而付出努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