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话题,几乎每一位员工、每一家企业都要面临这个问题。
曾经无意中浏览到这样一些文字:“我家居住的小区与单位之间隔着一条小河,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座桥,沿着岸边的沿江路走好长的一段。天长日久,我有一个发现:当行走在此岸时觉得对岸的景色很美:绿树婆娑,人影朦胧,特别是烟雨蒙蒙或斜阳西下时仿佛进入了画境。待过了大桥,彼岸成了此岸,依然觉得对岸的景色很美,尤其是傍晚出来散步,对岸的高楼、彩灯映入河中,倒影更平添几多神韵。美学家说:距离产生美。离我们很近、很真实的东西,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不觉为奇,而与我们有距离的东西,会令我们好奇并产生美感。”
由此,我在想是否人们常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也是同样的道理。职业的比较是否也是如此。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几位大学同窗重聚,互相谈起了各奔东西以后的表现,发现大家不自觉地在比,而比的结果多半是“别人的工作很精彩,自己的事业很无奈”。有人年轻气盛,心态容易不平衡,便生出许多牢骚、抱怨和不满。他们无法专注于工作,也得不到领导的青睐、同事的认同,挫折感油然而生,而这又加剧了心中的不平衡。他们因此愤而跳槽,但换了职业以后,发现并不如原先想的那么中意,不经意间又产生了“对岸的景色很美”的感受,宝贵年华就这样蹉跎而去。
深思熟虑的职业变换,本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乃人之常情。但如果一个人频繁地跳槽,而每一次跳槽,职业地位、收入、工作乐趣及经验等方面并没有多大改善,那么,就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因为自己所站的立场不同,产生了“对岸的景色很美”的错觉?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不同,经常会产生自己对工作不满,而别人还心生羡慕的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形。这就像那句诗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的工作所牵涉的利害关系非常具体,对工作艰辛的感受是真实的,自己的期望与职业现实的差距往往无意中被夸大……使我们根本没有心思去体会、去热爱眼前的这个平台,而他人的工作距离我们却有足够的“审美空间”:我们所能看见的是他们“成功”的一面,而他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对我们来说就不那么真实具体,常常被我们视为挑战、视为美。
如果到“对岸”的目的是获得更高的薪水(这是大多数情况),那么一定要擦亮眼睛,正如阿尔伯特·哈伯德所讲的那样,工作中有比薪水更重要的。为了薪水而工作,虽然目的非常明确,但是往往到了“对岸”还会有“对岸”的“对岸”,千万提防短期的利益蒙蔽了心智,使我们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结果使得我们即便日后奋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无法超越。我们更应当注意的是发展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力比金钱重要得多。如果一个人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将无法看到或看清工资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无法从中得到除了薪水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到“对岸”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你认为在公司里没有得到自己所期盼的东西,所以对此很是失望。你要做的是两件事,第一,自问一下,你是否曾经付出了?第二,“对岸”的公司在什么条件下为你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一位口渴难耐的旅行者来到沙漠中的一口井前。井壁上贴有一张便条,向路人说明附近埋了一个水瓮,可以用来引水。便条上写着:收受之前先付出。于是,摆在旅行者面前有两种选择:喝掉瓮里的水,还是用少量的储存的水引出更多冰凉而纯净的水。如果你读过这则故事,那么你就应该思考,自己今天的局面是否因为没有真正付出过?如果没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岸”的公司能否给你所需要的东西?
在你走到“对岸”以前,你是否曾经回头,尝试着欣赏这边的景色,也许你的感觉会大有转变。如果“此岸”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确实并不令你满意,但你是否尝试改变这种情况?如果你曾经走到老板面前,自信地、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认为你在某某方面做得不对或做得不好。”指出他的方法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然后告诉他你的建议和想法。如果沟通的结果仍然不令你满意或与你的预期大相径庭,那么,你将对自己的决定无怨无悔。
没有人敢说他新加入的企业就一定比原来的强,这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都不会有理想中的那样完美,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它,必然会找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且,管理中的许多“缺陷”都在大部分公司、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只不过一个人始终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这是人的天性。正如“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人要始终满怀希望地生活着,才有幸福的感觉。不过,在享受幸福之前,还要理智地思考:“对岸的景色真的更美吗?”
支柱型员工要理性对待跳槽。你之所以成为支柱型员工,是因为你得到了公司的认同,而这是你之前做出了很多努力才得到的。珍惜你在现在这个公司的地位和成就,否则,你可能要从头开始,再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