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知识与辩证法年代越动荡、世界越复杂,矛盾也就越多,矛盾、对立、两难境地及两极分化也就越容易充斥于世。成功的企业不仅要与矛盾共舞,而且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矛盾。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id)曾经提出:“对一流智慧的检验标准是看它同时驾驭两种对立思想,并仍然能够保证运转自如的能力。”一流智慧始于一个前提,即生活本身就是由对立事物构成的:男与女、生与死、善与恶、少与老、工作与家庭等等。我们必须与矛盾随遇而安,接受矛盾、应对矛盾、摸清矛盾,并利用矛盾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熊彼德(,JosephSchLJrnpeter)可以算得上是能够胸怀对立思想的人物。熊彼德提出假设:“动态非均衡”(dynamicdiseqLJilibrium)已成为经济惟一的稳定状态,而且源自创新者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Lictiorl)提推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他晚年的兴趣是对我们时代的反省有意思的是,熊彼德的推断有悖于均衡才是健康经济的标准的主流经济理论以及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的金融和货币政策。现在,一流的智者可以包容两种对立的观念--熊彼德的正题与现代经济学的反题,同时能够运用它们寻找最佳的发展途径。与矛盾为伍,既不安逸也不轻松。
查尔斯·汉迪(charIesHandy)曾经这样描述过:就像在没有月光的深夜在漆黑的森林中徘徊一般,因神秘怪异,恐惧袭上心头,方向感顿失,树木丛林蜂拥迫近,无论投足何处,总是逃不脱羁绊,风声鹤唳,危机四伏,默然伫立似乎会比举步前行更安全一些。然而,一旦凌晨时分,光线豁然间让末路变成通途,诡异之音俨然是鸟语欢歌,丛林之中的婆娑声响乃是兔儿的雀跃,树木不再是阻障,而成为导向的路标。整个森林简直变成一个迥异的世界。倘若我们能够为世间各种矛盾带来阳光的话,这个世界看上去就会完全不同,不再充满险境。
其实,这正是成功的企业在做的事情。企业的繁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堪一击,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证明它们可以跟得上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有能力驾驭周围环境的复杂性。现在企业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往往沉迷于昔日的辉煌,用过去的陈规旧习扼杀各种矛盾。与之相反,一些新锐企业却能够在当今矛盾重重的世界里一跃成为业界的霸主。这些企业我们称之为”辩证”的企业,它们不是被动地处理矛盾而是积极地拥抱对立的矛盾,正面地培育各种矛盾,运用矛盾作为寻觅最佳途径的请柬。
展开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哈佛大学:Bishop William Lawrence University教授在知识管理领域里,没有比一桥大学,也就是野中和竹内的大本营更强大的“品牌”了。一桥社区的成员从知识视角帮助管理领域其他学科——战略、创立品牌网络、国际竞争和信息技术——开辟了新的天地。他们的努力同时也强化了“一桥”品牌的价值。
戴维·艾克(David Aake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荣誉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富士施乐公司始终支持野中和竹内教授的知识研究工作。现在,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合作以这本出版物的形式开花结果。对于笃志探寻应变之道,并尝试运用知识获得竞争力的企业和商界高级管理人员来讲,这本著作是必读物。
小林阳太郎
富士施乐公司董事长私营和公共部门的领袖们必须让他们的组织知道赢得当今知识社会竞争游戏的新规则。在这本书里,享有世界“知识运动之父”美誉的野中和竹内教授提出了新的洞见。即如何以辩证的思考方式来拥抱各种矛盾、应对动荡的现实。
诺埃尔·蒂奇(Noel Tiohy) 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