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理论:契约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1768552
  • 作      者:
    王国顺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企业理论:契约理论》系统介绍和讨论企业契约理论各分支的基本思想、代表人物、重要文献和基本问题。从18世纪的亚当·斯密到19世纪的马克思,再到20世纪初的熊彼特、奈特及后来的潘罗斯、理查德、纳尔逊和温特等,企业契约理论在各个时代不断得发展,形成了一条悠长的知识链条,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水到渠成地发展为企业理论的重要分支。《企业理论:契约理论》所希望的创新是,有关企业效率分析框架的建立、企业效率形成和增长的技术与制度基础的分析,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本手段,进而构建科学的企业效率理论研究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企业契约理论形成
    所谓契约,是由双方意愿一致而产生相互之间法律关系的一种约定(查士丁尼,1989)。契约思想有悠远的历史源头,但现代契约思想的产生,则被认为源自罗马法体系。在罗马法体系中,契约原则得到了全面的规定,为现代契约思想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对现代契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梅因(1984)指出的,罗马法的契约理论在契约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所有现在契约思想都是从这个阶段发轫的。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瓦尔拉斯研究了价格与数量的相互关系,描述了经济逻辑的基本特征,即一般竞争市场的基本机制,并得出了个人行为最大化方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在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时,由于保留了交易者重新签订契约的权力,交易者可按不同的价格重新签订契约,其契约的价格由各种商品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直到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相等时实现市场均衡。埃奇沃斯则假设交易者在签订了契约以后,又可以找到更好的机会重新签订契约,而且可以反复进行,直到签约双方对现状满意不再继续签约为止。埃奇沃斯认识到了契约的不确定性,埃奇沃斯重新签订契约的交易模型创立了契约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并提出了契约的不确定性思想,这成为后来阿罗一德布鲁模型的核心内容。
    阿罗一德布鲁模型依赖于理性预期,为基于市场研究的完全契约的界定提供了理想空间。阿罗一德布鲁模型考虑了资源可获得性的不确定性和生产可能性的不确定性,也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性和非完全问题。但是,由于外在世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契约当事人不可能完全预见到与完全契约相关的可能事件,加上个人的有限理性、契约当事人的机会主义和风险规避、信息不对称性和非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者契约仲裁者难以完全了解到与交易契约相关的全部信息。这种情况下,市场失灵无法避免,最优契约无法签订,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上述新古典契约理论主要研究了契约的抽象性、完全性和不确定性。新古典契约是一种长期的契约关系,并且初步认识到了契约的非完全性和事后调整的必要性。但是,新古典契约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学范畴基本上缺乏严密的定义和逻辑论证,许多使得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如信息上的困难、外在经济和垄断等,难以圆满解释;交易方行为特征分析、交易形式等没有论述;专用性投资问题,准租金现象等也未考虑;有关产权问题的忽视以及如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也是新古典契约理论的明显缺陷。因此新古典契约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面的批评与挑战,而最直接的威胁就是现代契约理论中非完全契约理论。
    现代契约理论从完全契约这个概念所假设的条件出发,分析其与现实条件不一致的地方,通过建立非完全契约模型,设计不同的机制,试图解决新古典契约理论所解决不了的现实问题。科斯(Coase,1937)首开企业契约理论之先河,认为企业由一系列的契约构成。科斯也是第一个运用交易费用方法研究企业存在合理性的经济学家。在科斯看来,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手段,二者的区别在于,市场资源的配置是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控制的,而企业的资源配置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在1986年发表《所有权的成本和收益: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理论》,明确提出了非完全契约理论,开始从更现实和具体的方面讨论企业契约的性质。
    P.18-20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1章 导论
1.1 新古典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的逻辑起点
1.2 新古典理论框架下的企业理论
1.3 企业契约理论的形成和主要范式

第2章 代理理论
2.1 概述
2.2 代理成本理论
2.3 委托代理理论
2.4 代理理论的拓展
2.5 评析

第3章 交易成本理论
3.1 交易成本理论的起源
3.2 交易成本、成因及量度
3.3 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3.4 评析

第4章 非完全契约理论
4.1 非完全契约理论的形成
4.2 产权学派观点及契约非完全性的理论基础
4.3 非完全契约理论的重新谈判及机制设计问题
4.4 非完全契约理论的应用
4.5 评析

第5章 企业的性质与边界
5.1 问题的提出
5.2 企业性质的不同契约论观点
5.3 企业边界分析的主要内容
5.4 企业边界的演变趋势
5.5 企业边界分析的现实解释意义
5.6 结束语

第6章 企业所有权
6.1 企业所有权的涵义
6.2 企业所有权的安排
6.3 古典企业模型: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集中对称于出资者
6.4 现代企业模型:出资者主导的企业要素所有者共享
6.5 中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安排的思考
6.6 结束语

第7章 企业治理
7.1 引论
7.2 企业治理的研究
7.3 企业治理理论
7.4 企业治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7.5 企业治理理论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7.6 结束语

第8章 企业国际化:契约观点
8.1 企业成长与企业国际化理论
8.2 企业国际化成长一内部化理论的分析
8.3 企业内部化理论评析
8.4 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