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物流成本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773134
  • 作      者:
    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编
  • 出 版 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运输与配送管理》共分十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现代运输系统的特色、自营运输系统的特色、营业运输系统的特色、公共运输系统的特色、第三方物流运输系统的特色等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现代运输方式的选择,包括现代运输方式的分类、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方式选择的要点、运输方式选择的数量化方法等内容。第三章阐述现代物流运输优化方法,内容包括运输优化的内容及作用、商品运输模型、图表分析作业法、节省里程法等。第四章讲述运输合同、业务与险。第五章阐述什么是综合一贯制运输及集装化运输。第六至十二章分别阐述了国际多式联运、现代物流配送模式与流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作业方法、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管理、运输与配送成本管理、运输与配送信息管理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1.促进运输的效率化<br>    综合一贯制运输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或手段所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全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并且能有效地解决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从而促进了生产与销售的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循环、有效运转。<br>    2.提高公路效率<br>    由于运输量增加,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剧增,卡车运输增多等等原因,交通阻塞、道路拥挤、不能按货主要求的时间配送。特别是大都市道路拥挤、交通阻塞的时间长,卡车运行速度下降,存在货物不能按时到达的问题。而实行综合一贯制,由于发挥了铁路、海运的长处,减少了公路、卡车运量,从而提高了公路交通效率。<br>    3.减少环境污染<br>    从全球的观点出发,为防止大气污染,要求限制氮氧化物、硫酸化物、一氧化碳的排放;为防止地球变暖,要求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节约能源方面,对于耗能最多的卡车运输采取限制措施,要求改革运输方法,开发低公害引擎,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同样基于上面的原因,而减少了卡车的运行,而使其废气排放,噪声大大减少,有利环境的好转。<br>    4.综合一贯制在我国的作用<br>    我国的水路和公路尚未建立起横跨东西、贯穿南北的综合运输网络,不少水路码头还不能紧密衔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物质、商品不得不借助铁路或陆路转运到水路上来,又有不少商品需要铁路、陆路不同段的衔接,有的水路运输需要支流的配合,通过地方运输为其集散商品,这必然产生多环节、多区段、多方式商品运输的相互衔接。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商品种类纷繁复杂、顾客需求千变万化,客观上要求运输能适应这种商品产销方式的要求。于是综合运输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运输方式。综合一贯制运输的形式<br>    在日本综合一贯制运输的形式主要有卡车与铁路、卡车与船舶两种形式。而我国目前实现的综合一贯制运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运输部门之间的联运;二是产供销之间的运输复合。前一类是由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或是同一运输方式不同区段的联运,其形式有水陆联运、水上联运、陆陆联运、陆空联运等;后一类联运目前已发展成为所谓的“一条龙运输”。<br>    (1)水陆联运。水陆联运是指船舶运输与铁路运输相衔接的一种形式,按距离可以划分为陆路—水路(陆水)、水路一陆路(水陆)两段联运,水路—陆路—水路(水陆水)、陆路一水路一水路(陆水水)三段联运;以及水路一陆路一水路一陆路(水陆水陆)四段联运等几种形式。<br>    (2)水上联运。是指同一水系不同路线,或同一水运路线不同类型船舶之间的接力运输形式。具体形式有:江海联运;江河联运;河海联运;海江河之间的联运。<br>    (3)陆陆联运。即铁路与公路相互衔接的运输形式。<br>    (4)陆空联运。即公路与飞机相互衔接的运输形式,一般形式为汽车一飞机一汽车(航空集装箱)。<br>    (5)“一条龙运输”。它是产供销大协作的运输形式,参加部门有路、港、船、货等各方面。“一条龙运输”打破了一切路界、港界、厂界,把产供销多种运输方式及运输企业各环节之间全面贯穿起来,可以说它是供应链管理的表现形式之一。从本质上体现了产供销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由于采取了四定(定船、定运量、定周转期、定泊位),有利于增大运输能力;最后,由于充分利用水运,可以节约运输费用,有利于及时供应市场。<br><br>    配送功能决定了配送的基本作业,配送的基本作业是配送功能的实现,只有进行规范的配送,才能更好地实施配送。以下为配送的基本作业:<br>    1.订单处理作业<br>    配送中心的交易始于客户的询价、业务部门的报价,然后是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需查询出货日的库存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力、配送负荷等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当无法按客户要求交货时,业务部门需进行协调。由于配送中心不随货收款,因此在订单处理时,需根据公司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查核。另外,需统计该时段的订货数量,并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退货数据也在此阶段处理。此外,业务部门还需制定报价计算方式,做报价历史管理,制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或订购结账截止日。<br>    2.采购作业<br>    接受订单后,配送中心需向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包括商品数量需求统计,向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然后根据所需数量及供货厂商提供的经济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采购单发出后则进行人库进货的跟催。<br>    3.进货入库作业<br>    开出采购单后,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根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进行人库作业调度、入库月台调度;在商品入库当日进行入库资料查核、人库质检,当质量或数量不符时即进行适当修正或处理,并输人人库数据。入库管理员可按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托盘堆叠。对于退回商品的人库还需经过质检、分类处理,然后登记入库。<br>    商品人库后有以下两种作业方式:<br>    (1)商品人库上架,等候出库需求时再出货。商品入库上架需由计算机或管理人员按照仓库区域规划管理原则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来指定储放位置并登记,以便日后的库存管理或出货查询。<br>    (2)直接出库。此时管理人员需按照出货需求将商品送往指定的出货码头或暂时存放地点。入库搬运过程中需由管理人员选用搬运工具、调派工作人员,并安排工具、人员的工作进程。<br>    4.库存管理作业<br>    库存管理作业包括仓库库区管理及库存控制。仓库库区管理包括:商品在仓库区域内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分布等规划,商品进出仓库的控制——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进出货方式的制定——商品所需搬运工具、搬运方式,仓储区货位的调整及变动。库存控制则需按照商品出库数量、入库所需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间,并做采购时间预警系统;制定库存盘点方法,定期打印盘点清单,并根据盘点清单内容清查库存数、修正库存账目并制作盘盈盘亏报表。仓库区的管理还包括包装容器的使用与保管维修。<br>    5.补货及拣货作业<br>    统计客户订单即可知道商品真正的需求量。在出库日,当库存数满足出货需求量时,即可根据需求数量打印出库拣货单及各项拣货提示,进行拣货区域的规划布置,使拣货不至于缺货。这包括补货量及补货时点的制定、补货作业调度和补货作业人员调派。<br>    6.流通加工作业<br>    配送中心的各项作业中,流通加工能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流通加工作业包括商品的分类、过磅、拆箱重包装、贴标签及商品组合包装。这就需要进行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的管理、组合包装规划的制定、流通加工包装工具的选用、流通加工作业的调度、作业人员的调派。<br>    7.出货作业<br>    处理完成商品拣取及流通加工作业后,即可进行商品出货作业。出货作业包括:根据客户订单为客户打印出货单据,制定出货调度,打印出货批次报表、出货商品上所需地址标签及出货核对表;由调度人员决定集货方式、选用集货工具、调派集货作业人员,并决定运输车辆大小与数量;出仓库管理人员或出货管理人员决定出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及出货商品的摆放方式。<br>    8.配送作业<br>    配送作业包括商品装车并实际配送。完成这些作业需事先规划配送区域的划分或配送路线安排,由配送路线选用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顺序,并在商品配送途中进行商品跟踪、控制及配送途中意外状况的处理。<br>    9.会计作业<br>    商品出库后销售部门可根据出货数据制作应收账单,并将账单转入会计部门作为收款凭据;商品人库后,则由收货部门制作入库商品统计表,以作为供货厂商催款稽核之用,并由会计部门制作各项财务报表供经营政策制定及经营管理参考。<br>    10.经营管理及绩效管理业务<br>    除上述作业外,还需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各种考核评估来实现配送中心的效率管理,并制定经营决策及方针。<br>    经营管理和绩效管理可先由各个工作人员或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各种信息与报表,包括出货销售统计数据、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馈报告、配送商品次数及所需时间报告、配送商品的失误率、仓库缺货率分析、库存损失率报告、机具设备损坏及维修报告、燃料耗材等使用量分析、外雇人员、机具、设备成本分析、退货商品统计报表、人力使用率分析等。然后根据各项活动及活动间的相关性,将作业内容相关性较大者或数据相关性较大者分成同一组群,并将这些组群视为计算机管理系统下的大结构。<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代运输系统种类与特色<br>现代运输系统的特色<br>运输与运输系统<br>运输系统的特征<br>运输系统的现代化<br>自营运输系统的特色<br>运量比重大<br>近距离小批量货物<br>普通车辆运输货物<br>营业运输系统的特色<br>专线运输的特色<br>包车运输的特色<br>宅急便运输的特色<br>公共运输系统的特色<br>第三方物流运输系统的特色<br>第三方物流运输的特点<br>第三方物流运输提供者的特点<br>第二章  现代运输方式的选择<br>第三章  现代物流运输优化方法<br>第四章  运输合同、业务与保险<br>第五章  综合一贯制与集装化运输<br>第六章  国际多式联运<br>第七章  现代物流配送模式与流程<br>第八章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br>第九章  现代物流配送作业方法<br>第十章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管理<br>第十一章  运输与配送成本管理<br>第十二章  运输与配送信息管理<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br>……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