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劳动力市场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4544019
  • 作      者:
    李强, 林勇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劳动力市场学》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借鉴与参考国内外有关理论与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劳动力市场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介绍。每章后附有基本概念和思考题,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爱好者自学的参考读物。
展开
内容介绍
    《劳动力市场学》讲述了: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劳动力、资本、商品三大基本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基础上运行的。在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体现着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企业行为与劳动力供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度、组织等复杂因素的互动与变迁。因此,可以说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是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失去这个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各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3)非正规就业(全称是“非正规部门就业”)。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提出的概念。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规模很小的单位。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家庭的生产服务单位及独立的个体劳动者。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进一步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的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则称为非正规就业(有的学者把非正规就业称为“分散性就业”)。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大量存在的私营和个体劳动者都属非正规就业,随着经济进一步搞活,非正规就业人员还会大量增加,成为我国就业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r>    (4)不充分就业(又称就业不足)。我国在1995年就确定了不充分就业的统计定义。不充分就业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工作时间的一半(即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判断不充分就业人员的标准有三条:一是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即不到20小时;二是工作时间短是非个人原因;三是愿意从事更多的工作。这三条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统计为不充分就业人员。目前,国内外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愿意从事更多的工作”,就应视为不充分就业人员,笔者认为这样定义涉及面太宽,需要慎重。<br>    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非正规就业和不充分就业是相互交叉的,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就业人员所进行的观察。如一个家庭小时工,从就业地点上看可能是弹性就业人员,从就业时间上看可能是阶段性就业人员,从就业单位上看可能是非正规就业人员,从工作量和收入上看又可能是不充分就业人员。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就业人员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使劳动力分析更具广度和深度。 <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br>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与特征(1)<br>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类型与功能(6)<br>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14)<br>本章小结(21)<br>基本概念(21)<br>思考题(21)<br><br>第二章 劳动力需求分析(22)<br>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22)<br>第二节 短期劳动力需求(26)<br>第三节 长期劳动力需求(34)<br>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40)<br>第五节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44)<br>本章小结(49)<br>基本概念(50)<br>思考题(50)<br><br>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分析(51)<br>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51)<br>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56)<br>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70)<br>第四节 劳动力供给弹性(81)<br>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周期变化(85)<br>本章小结(87)<br>基本概念(87)<br>思考题(87)<br><br>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88)<br>第一节 均衡的基本含义(88)<br>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91)<br>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100)<br>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104)<br>第五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108)<br>本章小结(110)<br>基本概念(111)<br>思考题(111)<br><br>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112)<br>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概述(112)<br>第二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119)<br>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有关理论(123)<br>第四节 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措施(129)<br>本章小结(136)<br>基本概念(136)<br>思考题(136)<br><br>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一体化(137)<br>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137)<br>第二节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144)<br>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151)<br>本章小结(157)<br>基本概念(157)<br>思考题(157)<br><br>第七章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与规制(158)<br>第一节 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158)<br>第二节 公共部门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67)<br>第三节 政府立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70)<br>本章小结(178)<br>基本概念(178)<br>思考题(179)<br><br>第八章 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180)<br>第一节 就业问题(180)<br>第二节 非正规就业(184)<br>第三节 灵活就业(190)<br>本章小结(199)<br>基本概念(200)<br>思考题(200)<br><br>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201)<br>第一节 弱势群体概述(201)<br>第二节 弱势群体的社会学认识(204)<br>第三节 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209)<br>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217)<br>本章小结(222)<br>基本概念(222)<br>思考题(222)<br><br>第十章 公共就业服务(223)<br>第一节 公共就业服务的起源与发展(223)<br>第二节 公共就业服务的作用与功能(225)<br>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227)<br>第四节 国外的公共就业服务(235)<br>第五节 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238)<br>本章小结(244)<br>基本概念(245)<br>思考题(245)<br><br>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演变与发展(246)<br>第一节 新古典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模型(246)<br>第二节 凯恩斯失业均衡劳动力市场模型(251)<br>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劳动力市场理论(256)<br>第四节 货币主义的自然失业率假说(260)<br>第五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劳动力市场理论(264)<br>第六节 供给学派的劳动力市场理论(267)<br>第七节 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270)<br>本章小结(274)<br>基本概念(275)<br>思考题(275)<br>主要参考文献(27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