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分析基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848577
  • 作      者:
    (美)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著
  • 出 版 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经济分析基础》(增补版)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A·萨缪尔森的代表作《经济分析基础》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萨缪尔森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及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作了客观的的评论。
展开
作者简介
  保罗·A.萨缪尔森,麻省理工学院讲座教授,退休后仍保有头衔。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分析基础》(增补版)是增补版,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最早成文于1937一1938年,1941年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它是现代西方数理经济学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这部著作与其他少数几本著作(如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1939年)和纽曼发表于20和40年代的著作)共同为现代西方数理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按照西方经济学界的看法,西方经济学从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语言表达和图解式的分析方法转变为用现代数理经济分析方法这一重大发展过程,萨缪尔森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可以说,他所作的贡献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大。萨缪尔森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基础》一书中。《基础》出版以来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使用高深数学的风气一直盛行于西方经济学界,这种现象的出现被人归因于《基础》的问世。《基础》在西方经济学中成了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甚至有的人把它奉为现代数理经济学的“圣经”。它所开创的数学形式主义与新古典理论相互综合的分析方法:新古典综合分析,在欧美经济学界一直占居着主导地位。以萨缪尔森为代表人物的新古典综合派也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萨缪尔森本人亦于1970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金,成为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因此,本书仅仅是适当地在这个学科的研究上前进了一小步,并把许多重要的未解决的问题指出来,以便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第一章和第二章,我概括了比较静态的一般问题:当已知数据发生变化时,从我们的均衡条件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知识出发,我们希望如何推出有意义的定理。这些定理是关于变量变化的方向和大小的,在第三章我证明了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假设均衡位置代表一个极大或极小点,可以得到明确的定理。在比较静态中,关于极值点的定义的不等式被看作是许多定理的源泉。
    第四章主要是关于极值分析在成本分析、厂商生产理论方面的应用,就像第五章分析消费者行为中的约束极值一样。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中,我讨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特殊情况。最后,第八章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完全解决了比较极大值和极小值方面的问题。
    在第二部分的第九章中我表明了仅从许多比较静态的观点出发,动态分析是有用的和必要的。的确如此,对应原理阐明了动态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和比较静态的偏移估计之间的关系。对于乐于推导明确的、有意义的定理的经济学家来说,它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武器,它丰富了经济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第十章中,由于动态系统本身的缘故我们对动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并特别关注了稳定性方面的内容。在第十一章,我讨论了动态分析的许多基本理论,包括源于经济周期研究的常规问题。
    广义地讲,分析经济学的发展已经处于自然的演化过程中。首先,我们看到,静态均衡的决定这个观念,是瓦尔拉斯所达到的最高成就。帕累托和其他经济学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详细研究。
    然而,帕累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通过说明已知数据的变化如何使均衡点发生移动这一过程,为比较静态理论奠定了基础。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古诺已经开始了这种“无穷小量”的研究,尽管他只涉及该问题比较狭隘的方面。
    尽管帕累托为比较静态学奠定了基础,但他自己在这个学科的工作很少得出确定的定理,主要因为他自己很少关注和极大值点相关的第二类不等式。在极少数情况下,虽然他关注了,但他的数学表述有很多错误而不幸错过。此外还有W.E.约翰逊,斯拉茨基,希克斯和亚伦,乔治斯库一罗根(Georgoscu-Roegen),霍特林以及其他现代学者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他们迈出了第三步,并不断地取得进展。
    然而,仅有一部分经济学理论关注经济体行为的最大化。当个体的相互作用受到关注时,卓有成效的比较静态的范围就会由第四次进步(即对对应原理的理解)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其中,系统的比较静态行为和它的动态稳定性性质密切相关。
    第五次进步是我们已经考察了参数变化下系统的反应来研究它的行为,以此作为时间逝去的结果。因此,我们研究力学是由于它自己的缘故,特别是关于各种运动的数量性质。
    ……
展开
目录
增补版导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均衡系统与比较静态学
第一节 符号的公式化表示
第二节 均衡的位移
第三节 解说税收问题
第四节 解说市场案例
第五节 总结
第三章 极大化行为理论
第一节 极有意义定理的三个来源
第二节 定性关系的演算
第三节 均衡的极大值条件
第四节 均衡的位移
第五节 极大化量的位移
第六节 辅助约束条件与一般化的勒夏特利埃原理
第七节 经济的解说
第八节 有限变化分析
第九节 解析函数
第十节 转换为极大值问题的可行性
第四章 成本与生产理论的综合性重述
第一节 问题的表述
第二节 均衡的条件
第三节 二阶极值条件
第四节 均衡的位移
第五节 边界或隅角极小值
第六节 生产函数的不连续性
第七节 均衡条件
第八节 均衡的确定性
第九节 利润的极大化
第十节 最完全竞争中的不确定性
第十一节 不连续的情形
第十二节 均衡的外部条件
第十三节 总结
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的纯理论
第一节 效用概念的演化
第二节 数学思想上的进展
第三节 作为目标的需求函数
第四节 均衡的条件
第五节 均衡的位移
第六节 有意义的定理
第七节 结论
第八节 关于货币需求的注解
第九节 由不确定性带来的限制
第六章 变换、组合商品以及限量配给
第一节 对数变换与弹性
第二节 解释变量的一般变换
第三节 被解释变量的变换
第四节 价格的变换
第五节 对—组商品的需求
第六节 综合商品或总量商品的一般问题
第七节 指数的经济理论
第八节 指数的公式化表示
第九节 限量配给条件下选择的纯理论
第七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若干特殊论题
第一节 效用的基数度量
第二节 独立效用的假定
第三节 互补性
第四节 收入边际效用的不变性
第五节 为什么消费者剩余是多余的
第六节 消费者剩余的多种形式
第八章 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社会福利函数
第三节 数学分析
第四节 生产条件
第五节 纯粹的交易条件
第六节 个人之间的最优条件
第七节 新旧福利经济学的比较
第八节 结论
第二部分
第九章 均衡的稳定性:比较静态学和动态学
第十章 均衡的稳定性:线性与非线性系统
第十一章 动态理论基础
第十二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