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br>第一章 宋元期山东政区地理演变<br>第一节 行政区划沿革考略<br>第二节 地方机构建置的嬗变<br>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变迁<br>第一节 地形、地貌和水文生态演变<br>第二节 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变迁<br>第三节 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灾害上长<br>第三章 人口数量与地域分布<br>第一节 人口数量分析<br>第二节 人口的地域分布<br>第四章 主要经济制度的演变<br>第一节 土地制度的变化<br>第二节 赋役制度的变迁<br>第五章 农业经济的开发<br>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r>第二节 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br>第三节 农作物种类的考察<br>第四节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状况的考察<br>第六章 手工业的发展<br>第一节 丝织业的开发<br>第二节 冶矿业的开发<br>第三节 陶瓷业的开展<br>第四节 制盐业的开发<br>第五节 采煤业的开发<br>第七章 交通运输的发展<br>第一节 陆路交通的演变<br>第二节 河运交通的变迁<br>……<br>第八章 商业贸易的发展<br>第九章 市镇数量与地域分布<br>第十章 城市经济的发展<br>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br>第十二章 宋元时期山东的经济地位及区域特征<br>主要参考资料<br>跋内容摘要
本书研究采用经济学、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考据学、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区域生态环境变迁,政区地理演变,主要经济制度变化,人口城镇数量与分布,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发展状况与特点,城市规模与商业市场、科学技术、区域优势、经济地位、制约因素,以及地域特征等十二个专题。相对而言,更侧重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产力、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作者在详尽占有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当时山东经济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综合研究。尤其是对优势行业、部门,如生态、耕地、人口、水利、丝织、陶瓷、冶金、煤炭、交通、市镇、商业贸易等,予以重点考证、分析,力求科学、准确地探寻其发展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