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885111
  • 作      者:
    李一鸣,罗永明主编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宏观经济调控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阐述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手段的运用。全书的研究内容围绕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分别对社会总供求平衡、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运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投资、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收入分配调控等重要问题进行探索。《宏观经济调控研究》的研究内容力求能符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状况。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与实践仍处于不断地探索中,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研究》的编写只能根据现有的实践经济,借鉴并参考了相关的科研成果,构建《宏观经济调控研究》的内容体系。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发展,对宏观调控理论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化,并逐步完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总供求平衡及其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內涵
一、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内涵
二、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衡量
第二节 宏观经济总量和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一、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二、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关系式的确定
第三节 我国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及其宏观调控
一、关于总量平衡的状况及其调控
二、关于结构平衡的状况及其调控
三、解决目前我国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对策

第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双重性
第二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运用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综合协调
第三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评析
一、中国历次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回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评析
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特殊性及未来取向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的基本特点
一、经济增长的数量较大
二、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
三、经济增长的效益偏低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的形成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的形成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增长
第四节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二、加快技术进步
三、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四、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
五、发挥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六、正确发挥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

第四章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一节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考察
一、以美国为例--先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二、以亚洲“四小龙”为例--后起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三、以日本为例--经济衰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教训
四、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考察
一、第一阶段:-年,产业结构畸变期
二、第二阶段:-年,产业结构均衡期
三、第三阶段:-年,产业结构合理期
四、第四阶段:年至今,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与本质
二、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与关键
三、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体与模式
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思考与主要措施

第五章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结构的趋同性分析
一、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及趋势分析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三、我国各地区区域产业的趋同现象
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障碍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种理论回顾
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单评价
第三节 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探讨与成果
第四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建设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的思路
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统一
三、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节 统筹区域发展的宏观对策借鉴与探讨
一、各类观点综述
二、发达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借鉴
三、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我国区域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 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投资与产业投资制度
第一节 制度的定义及其性质
一、新古典经济学意义下的制度
二、比较经济学意义下的制度
第二节 产业投资制度博弈描述
一、产业投资制度的博弈描述
二、两种投资体制的策略型博弈描述
第三节 作为过渡的转轨产业投资制度
一、演进博弈及其对转轨产业投资分析的适应性
二、转轨产业投资制度的演进博弈分析
第四节 转轨中的中国产业投资特征及其制度性质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产业投资制度变迁
二、转轨时期我国产业投资制度变迁的计量分析

第七章 全面小康与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
第一节 正确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第二节 人们生活水平与物质财富的关系
第三节 生活水平的衡量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加强宏观调控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缩小贫富差距,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
二、培植民族品牌,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三、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控制住房价格

第八章 收入分配的调控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投资与消费分配关系的调控
一、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分析
三、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调控
第三节 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控
一、个人收入分配现状
二、个人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三、个人收入调控思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