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剧变: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经济事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760539
  • 作      者:
    谭黎阳著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过去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的领先地位得以确立;欧盟作为一个整体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但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出上升趋势;相比之下,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下降;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对发达国家经济及全球经济的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大剧变: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经济事件》回顾和分析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谭黎阳,1971年生于重庆市,199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理学士,199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起,开始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执教。现为经济学院在读博士,院长助理兼财务部主任。曾编写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中国发展报告》、《营销管理》、《中国未来经济十大趋势》等著作。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负责承担及完成了省部级课题两项,并参与了多项省部级以上的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为了适应历史事件的撰写规范,本书严格按照每一事件的前后次序,分别对20世纪发生的二十件重大经济事件进行了逐一的回顾、分析与总结。由于这些经济事件广泛涉及金融、贸易、福利、企业行为、政府规范、国际经济合作与制度等众多领域,且发生的时间差距不一,很难以一种高度概括的方式加以提炼。因而,此处仍以历史顺序的方式对本书的内容做一个概要性的介绍。<br>    作为本书的开篇,“黑色星期四”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它对经济所造成的空前绝后的破坏却在人们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以至于当今世界任何一个较大规模经济动荡的出现,人们都会不由得联想起那次可怕的灾难,而惊若寒蝉。透视这一经济事件,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是那样的经不起推敲,难怪乎凯恩斯主义在随后的日子里得以枝繁叶茂。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以及随后各国政府所推行的“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使各主要国家首脑们深深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也随之粉墨登场。这一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虽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为美国在这个世界经济体系中霸主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了配合这一制度建设,马歇尔计划也在这一时期匆匆出台。该计划不仅将西欧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地挽救出来,同时也强化了美欧之间的战略联盟。这在冷战时期对美国战略地位的巩固至为重要,将其视为西欧国家对美国的投资回报实不为过。
展开
精彩书摘
    马歇尔演说<br>    就在西欧面临经济和政治上严重危机的时刻,美、英、法、苏四国外长在莫斯科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眼前局势和对策措施等问题。当时美国是由其国务卿马歇尔率代表团前去的。会议中,马歇尔意识到苏联在期待欧洲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这促使他下决心尽快挽救危难中的西欧各国。<br>    会议结束后不久,即1947年的4月,他就组建了复兴西欧经济的政策研究班子,指定由乔治·凯南负责具体事宜。两个月后,援助西欧的计划雏形产生了,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时将它提了出来。马歇尔指出欧洲各国经济困难,出口下降而需求旺盛,贸易赤字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赤字严重,对它们“必须考虑给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就会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的危险”。他表示美国将提供援助以帮助西欧复兴。他还说美国的援助决不是零打碎敲的短期援助,而是周全的一揽子长期帮助。当然,为了使援助体现自愿而不是美国强加的行为,欧洲各国必须先提出要求美国即给予“帮助”。<br>    马歇尔的倡议随即得到了英、法、意等西欧16国的热烈响应,并提出了要求美援的报告。这个演说体现了美国援助西欧的思想框架,因其由马歇尔提出,故人们通常把它称为“马歇尔计划”。当然这时“马歇尔计划”还只是一种思想,还不具有法律形式。直到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国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才正式出台。<br>    援助计划<br>    在马歇尔演说之后,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愿意接受援助的西欧16国,都针对计划的具体落实开始了紧张的计算和设计。双方在倾向一致的情况下,也出现了歧义。<br>    首先是关于援助的金额问题。美欧双方认为要真正使西欧复兴必须要有“足够的美元”,以进口必需的生活用品、获取生产发展的资金和设备、发展出口以解决贸易逆差等困难。但在对何谓“足够”上双方估计的差别很大。西欧要求四年提供224亿美元的援助,而美国准备提供125~172亿美元的援助。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美国只好采取不确定四年援助期的总额,只定前15个月援助款的办法变通处理这个问题。<br>    双方出现分歧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欧洲的贸易体制问题。自金本位制度瓦解以来,西欧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双边贸易支付体制。1947年底,西欧各国双边贸易支付协定达两百多个,价值达15亿美元。在这种体制下,协定双方的贸易被限定在一定数量以内,若超出这个限度,双方需再行谈判;贸易中尽量避免用黄金和美元结算;对协议之外的国家则设立重重的贸易壁垒,同时实行严厉的外汇管制。西欧国家认为这种做法虽然不能扩大贸易活动,但却可以解决“美元荒”,改善贸易、财政的困难状况。美国则希望西欧消除壁垒、统一市场,采用多边支付体制,从而使西欧成为多边自由贸易的区域,这对于美国资本和商品进入欧洲都是极有好处的。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和西欧同样没有达成共识。美国只好适当地保留自己的原则,提出了在双边贸易支付款的既成事实下实行有条件的援助,希望通过这些条件引导西欧贸易支付体制的转变。这个问题的处理给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留下了摩擦的隐患。<br>    马歇尔计划的最后形成方案是这样的:对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的援助期限为4年,即1948~1952年;美国将在头15个月拨款40亿美元,以后逐年审批援助额;援助由两种方式组成,一是主要以赠予和部分以贷款形式构成的基本援助,二是以支持西欧内部贸易支付协定形式构成的有条件援助,其条件是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国家的监督、并向美国提供本国和殖民地生产的战略物资,等等。<br>    <br>    自1859年大规模开采以来,石油的使用就日渐普及。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更是高度依赖。1963年,世界石油消费量达13.8亿吨;1972年,世界石油消费量迅速攀升到28亿吨左右,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46%。石油成为能源中最高级、最重要的形式,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工业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石油就如世界经济的“血液”,缺了它经济就会枯萎、衰败。谁拥有了石油,谁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希望,谁就有了滚滚而来的财源,谁就有了说话的权力。正因为如此,世界各方力量尤其是西方工业国、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个个都想成为石油的真正主人,于是围绕石油控制权的争夺就一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br>    谁是石油的主人<br>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石油”、“主人”这似乎是一个财产所属问题,按照最基本、最通俗的一个经济常识来说,“谁家的东西,谁就是它的主人”,石油是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的资源,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自然就是石油的主人,这是勿需多说的道理。道理明摆着,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br>    二战以后,石油事实上的主人却是西方工业国家。西方工业国家通过它们的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控制着从石油勘探、提炼到销售的全部业务,而且还相互勾结,垄断和瓜分了世界石油市场。这些国际大石油公司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石油垄断组织——“七姐妹”。这“七姐妹”主要是七个大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或称埃索)、壳牌、英国石油、海湾、德士古、飞马(莫比尔)和加州标准石油(或称谢弗隆)公司。它们联合起来压低从产油国进口的石油价格以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同时还瓜分世界石油市场、排挤产油国的石油公司,控制了世界石油市场;更有甚者,它们还通过石油严重干预着产油国的内政。它们的行为危害了产油国的利益,使产油国遭到巨大的损失,引起了产油国家的不满。但它们的行为却为西方工业国家带来了无穷的好处,因而深受推崇,被赞颂为“世界大公司的先驱”。<br>    石油输出国组织<br>    哪里有压迫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以“七姐妹”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反客为主、欺行霸市的行为终于激怒了产油国家,它们也联合起来,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了夺回石油控制权、维护自己应得利益的斗争。整个6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都在不断斗争、不断累积经验,并且迫使这些国际大石油公司一次次地让步,取得了一些石油权益。进入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日趋成熟,其成员国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谈判和斗争也更见成效。<br>    1970年5月,由沙特阿拉伯通往地中海的纵贯阿拉伯的输油管破裂。尼日利亚又因战争而停止石油生产,西方于是将石油的进口转向北非产油国,尤其是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1970年1月7日,向地中海地区出口石油的利比亚联合阿尔及利亚、埃及和伊拉克,就对付通货膨胀和协调市场达成协议,声明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国际大石油公司。<br>    利比亚首先发难,决定将目标对准“七姐妹”以外的独立的石油公司。因为这些石油公司原油生产地单一,无法承受石油生产国停产的压力,况且相互间不如“七姐妹”联系紧密,容易个个击破。1970年1月,利比亚开始与西方石油公司谈判,要求提高石油标价。谈判破裂,于是利比亚政府下令该公司减少石油产量,同时下令其他几家石油公司减少产量。8月下旬,利比亚政府再次下令减少西方石油公司的产量。由于利比亚是西方石油公司惟一的原油生产地,所以产量的下降导致该公司在欧洲的炼油厂出现了油荒,不得已只好接受了利比亚的要求。1970年9月4日,西方石油公司将原油标价每桶提高0.30美元,并保证以后5年每年每桶再提高<br>    0.02美元,税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58%。此后不久,美国海外石油公司也在利比亚政府的压力下提高了原油标价和税率。初战告捷,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委内瑞拉受此鼓舞,纷纷对西方的石油公司施加压力,相继提高了油价和税率。利比亚等国的胜利扭转了油价下跌的势头,石油输出国组织壮大了声势,开启了前进的大门,对西方工业国的石油公司而言则意味着撤退的开始。<br>    1970年12月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加拉加斯举行第21届部长级会议。会议决定“确定在成员国营业的石油公司纯收人的55%为最低税率,……确定在所有成员国中统一提高标价或税收参考价”,并提出“在主要工业化国家货币比价的改变不会对成员国收入的购买力起到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标价或税收参考价应作相应的调整”。这次会议标志着石油输出国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开始了结束国际大石油公司原油定价权的斗争。在会议精神的指导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与国际大石油公司进行了义正辞严、毫不退缩的谈判和斗争,通过采用法律或立法的措施最终迫使国际大石油公司妥协了。<br>    夺回原油定价权<br>    1971年2月,国际大石油公司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六个海湾成员国签订了著名的“德黑兰协议”。协议规定,海湾各国石油税率从50%提高到55%;根据原油质量,原油标价每桶提高0.35~0.40美元;取消以前产油国付给国际大石油公司每桶0.03~0.04美元的销售补贴;在1971年6月1日、1973~1975年每年的1月1日,将标价提高5%,并外加0.05美元作为对通货膨胀的补贴;协议的上述条件在五年内不变。德黑兰协议是石油斗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石油输出国组织从此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    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br>    “黑色星期四”的梦魇<br>    问题来自美国<br>    世界是一个整体<br>    寻找对策<br>    布雷顿森林会议<br>    争霸国际货币盟主<br>    美国如愿以偿<br>    隐患诱发危机<br>    纷争又起<br>    失去保护伞,美元坎坎坷垌<br>    欧洲“货币风暴”<br>    欧洲货币危机<br>    实质是一场经济危机<br>    传导体:欧洲货币汇率机制<br>    欧洲一体化前景<br>    世纪末的企业兼并浪潮<br>    风起云涌的世纪末兼并<br>    独具一格<br>    时势造就兼并热<br>    投身兼并浪潮<br>    中国成功“软着陆”<br>    经济“过热”急需降温<br>    十六条措施<br>    1994:放下“起落架”<br>    否极泰来,1995“软着陆”<br>    成功“着陆”之后<br>    墨西哥金融危机<br>    墨西哥再临危机<br>    走出黑暗的谷底<br>    痛定思痛<br>    弥足珍贵的经验<br>    中国可以得到的<br>    WTO多边贸易体制<br>    巴林银行破产<br>    欧洲福利危机<br>    “疯牛大战”<br>    东南亚金融危机<br>    欧元启动<br>    参考文献<br>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