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6026007
  • 作      者:
    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获得全美图书奖,被翻译成30种语言,全球畅销数百万册以上。
  《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姊妹篇!
  我们都在努力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要想知道最有价值的历史和未来,去问托马斯·弗里德曼吧!
  ——美国《商业周刊》
  弗里德曼知道如何使用生动的画面和令人信服的分析把艰涩难懂的高科技和金融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弗里德曼在书中清晰地分析了全球化的利益和陷阱,其中生动的事例已经使我们记忆了这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著作。弗里德曼专栏的读者将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总之,这本书文字流利,分析透彻、思想深刻,值得隆重推荐。
  ——美国《图书馆》杂志
  弗里德曼用清晰的语言阐述了全球化是如何影响人类、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并试图诠释为什么这种冲撞是不可避免和有益的。他用从亚洲的街头和小贩和欧洲银行家里听来的逸闻趣事清晰地解释了每一个疑点。
  ——美国《世界新闻指南》
  本书不是托马斯·弗里德曼2005年所著畅销全球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姊妹篇,是他在1999年写就的另一本关于全球化的论著,原名《理解全球化:“凌志汽车”和“橄榄树”》。出版者认为,引进这本关于全球化的论著,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好的理解托马斯曼的观点。
  本书曾被翻译成30种语言,全球畅销数百万册以上。弗里德曼在书里用生动的故事、已有的术语和概念,描绘了全球化这种体系。他突出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冲突——全球化体系和文化、地理、传统以及社会的古老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他还详尽地叙说了全球化在那些感觉到全球化残酷性的人群中所产生的强烈反作用。他清楚地说明了应该如何才能保证这一体系的平衡。
展开
作者简介
  托马斯·弗里德曼,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唯一一个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记者。
  他每周两次为《纽约时报》撰写的国际事务专栏文章,经常被全球范围的七百多家报纸转载。他精通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有五所美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新闻工作之余,他也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与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等人共同开设一门“全球化”的课程。
  他也是《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等全球畅销书的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时间写成的一本重点论述“全球化”的专著。此书的论点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村。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书里用生动的故事、已有的术语和概念,描绘了全球化这种体系。他突出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冲突——全球化体系和文化、地理、传统以及社会的古老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他还详尽地叙说了全球化在那些感觉到全球化残酷性的人群中所产生的强烈反作用。他清楚地说明了应该如何才能保证这一体系的平衡。
  
  Joyo编辑提醒:此书不是湖南科技出版社的《世界是平的》。此书英文名字为《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直译成中文为《凌志汽车与橄榄树》。湖南科技出版社的那本书英文为《The World Is Flat》,直译为《世界是平的》。请读者在购买时注意两者的区别。
  
  他在书中把冷战与全球化作了对比。他认为:
  如果冷战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它就是相扑;如果全球化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它就是100米冲刺——一次,又一次,不断冲刺。
  冷战的标志是,它隔开了每一个人;全球化的标志是因特网,它将每一个人连接在一起。
  冷战体系的界定是根据条约,全球化体系是界定根据交易。
  如果冷战时期最明显的不安是在固定和稳定的世界里,被你十分了解的敌人所击败,那么在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不安,就是害怕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且感觉不到的敌人所带来的迅速变化——你的生活会在任何时候被无形的经济和技术力量所改变。
  在冷战时期,我们有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的热线——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被分开了,但至少两个超级大国还负责任。在全球化时期,我们有因特网——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都连为一体,但没有负责。
  在冷战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的导弹有多大?”在全球化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的调制解调器有多快?”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们都在努力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要想知道最有价值的历史和未来,去问托马斯?弗里德曼吧!——美国《商业周刊》
  弗里德曼知道如何使用生动的画面和令人信服的分析把艰涩难懂的高科技和金融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弗里德曼在书中清晰地分析了全球化的利益和陷阱,其中生动的事例已经使我们记忆了这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著作。弗里德曼专栏的读者将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总之,这本书文字流利,分析透彻、思想深刻,值得隆重推荐。——美国《图书馆》杂志
  弗里德曼用清晰的语言阐述了全球化是如何影响人类、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并试图诠释为什么这种冲撞是不可避免和有益的。他用从亚洲的街头和小贩和欧洲银行家里听来的逸闻趣事清晰地解释了每一个疑点。——美国《世界新闻指南》
  世界因“技术”而变平 
  来源 价值中国网  胡泳  
  《纽约时报》的国际事务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在2005年推出了他的又一部有关全球化趋势的专著《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用一种无可质疑的口气宣称,“世界是平的”,就像当年哥伦布航行至新大陆,然后向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报告“地球是圆的”一样,他自认为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发现。
  世界是平的,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全球市场、劳动力和产品都可以被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通过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弗里德曼这里所谓的“平坦”,实际意指一种紧密相连的状态:贸易和政治壁垒的减少、数字化革命的急剧发展,这一切都使得我们几乎可以和地球上亿万同胞同时做生意,甚至同时做任何其他的事情。
  在弗里德曼的上一部畅销书《凌志车和橄榄树》中,我们已经知道,他是一个全球化福音书的布道者。在这部新著中,弗里德曼更新了他对全球化的认识,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并利用网络术语分别称之为1.0、2.0和3.0版本的全球化。 
  1.0版的全球化主要是国家的全球化。达·伽玛和哥伦布代表他们的国家利益探索世界,从而使他们的国家参与全球化,这时1.0版的全球化就开始了,直到最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结束。这一段时间决定性的因素是国力的强弱,包括武力、马力、风力和后来的蒸汽动力,它将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这之后,开始了2.0版的全球化,即公司的全球化,该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延续到2000年,它真正目睹了全球化经济的诞生,跨国公司为了市场和劳力开始进行全球性的议价套利,使世界继续从“中号”缩小为“小号”(《凌志车和橄榄树》写的就是这一阶段的情况)。全球化的最新阶段则从2000年开始,3.0版的全球化将世界从“小号”缩为“极小号”,同时夷平了全球的经济舞台。
  但这一时代真正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国家全球化,不是公司全球化,而是个人持续的全球化。个人必须越来越以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将自己置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全球化的驱动力是蒸汽船、铁路、电话、电报和电脑等硬件,那么最新阶段全球化的驱动力则是软件和网络,它们将全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全球化主要由欧美发动,那么最新阶段的全球化则向全球各种肤色的人都敞开了大门。
  弗里德曼说,在个人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将我们自己“水平化”。我们必须改变自身的工作习惯、学习习惯,必须有创意地修正这些习惯去适应崭新的平台。这是因为,我们正在离开一个以垂直控制与指挥来创造价值的世界,而走入一个与他人连结、与他人合作来创造价值的世界。人类社会目前处于这一巨变的前端,一切都在从垂直变得水平。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保罗·大卫写了一篇关于电力的文章,给弗里德曼的说法提供了注脚。他问了一个问题:当电力首次出现的时候,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力没有突然增加?他研究的结果是,要获得电力马达取代蒸汽引擎的生产力提升,人们必须先重新设计建筑,把高大的可以容纳蒸汽引擎和各种滑轮的多层建筑物,改成小型的低矮建筑,让工厂可利用电力马达运转。此后,管理者还要改变他们的管理方法,工人必须要修正他们的生产方式,有难以数计的习惯和结构等待改变。一旦这些改变在某个转捩点产生汇集,轰的一声,人类就会真正获得电力所导致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弗里德曼认为,今天我们身处如同电力的改变所显示的进程一样,在水平的平台上,正学习改变自己的习惯,将自己水平化。
  弗里德曼说,全球化无可阻挡,美国的工人、财务人员、工程师和程序员现在必须与远在中国和印度的那些同样优秀或同样差劲的劳动力竞争,他们中更有竞争力的将会胜出。书中用至为煽情的话写道:“小时候我常听爸妈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我则说:‘女儿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可以看出,弗里德曼把全球化当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力量,他的这种信念到了不乏偏执的地步,以至于有人嘲讽他患了TIS综合症(the inevitability syndrome)。托马斯·弗兰克尖锐地批评说:弗里德曼的策略是“强行把全球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终极目标灌入人们的大脑,宣扬全球化可以令我们致富,给我们自由,提升所有地方的所有人与事。”企业首脑、金融分析师和主流政策制订者无疑会赞赏他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不可避免的论调,然而,来自各界的反对全球化的声音,在弗里德曼那里好像却产生不了多少回响。
  问题的本质在于,这个世界是否确如弗里德曼所说,是“平”的。约翰·格雷和约瑟夫·施蒂格利茨几年前对全球自由市场的批评今天对弗里德曼依然有效——尽管全球化在所难免,但它并不等同于全球自由市场。弗里德曼未能检讨经济自由主义的令人遗憾的后果——它对教育、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劳动者收入份额的下降;经济不平等的令人震惊的发展;不受公众约束的企业力量的增长,等等。
  《世界是平的》一书写得引人入胜,作者随处拈来的论据似乎也令人信服,但保罗·克鲁格曼的评论一针见血:令人信服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在欧洲”专栏到“国际”专栏
  作为一名《纽约时报》国际事务专栏作家,如果有人想找份最好的工作,我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不知是否正确?如果对,那么我已经得到这份工作了。其理由是,拥有这样崇高工作的人,可以带着自己的观点去环游世界。我可以在任何时候到任何地方去,就我的所见所闻发表看法。但问题是,当我着手动笔写作本书时,我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观点?透视什么?展望什么?组织系统--超级故事--通过我对世界的观察,如何帮助读者弄懂这些现象,优先考虑它们,评论它们、了解它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前任干此事比较容易些,他们处处可以遇到一个现成的超级故事和国际体系。我是《纽约时报》历史上第五任国际事务专栏作家,“国际”实际上是该报最早的专栏,1937年由安妮·奥黑尔·麦考密克女士创办,最初称之为“在欧洲”;因为在那些日子里,对多数美国人来说,“在欧洲”就是国际事务,《纽约时报》的第一个海外专栏定格在欧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纽约时报》1954年为麦考密克女士发布的讣告说,她开始发表国际专稿时“是以代顿的工程师麦考密克先生妻子的身份,当时她为了伴随丈夫经常买票去欧洲。”(从那时开始,《纽约时报》上的讣告被认为更政治化了。)她报道的国际体系是欧洲凡尔赛列强平衡的崩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正如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堀起、成为跨越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担当起与苏联进行斗争的重任一样,《纽约时报》的“在欧洲”专栏也从1954年起改成“国际”专栏。几乎一夜之间,整个世界成了美国任意驰骋的战场,所有的世界事务,哪怕是天涯海角,都成了与苏联争夺的对象。在西方资本主义与东方共产主义之间,在华盛顿与莫斯科和北京之间对于影响霸权之间的竞争,成了三位国际专栏作家组织他们超级故事的主要观点。
展开
目录
开场白:世界10岁了
第一部分 了解体系
第一章  新体系
“这活儿只有日本人才能做得出来”
从“在欧洲”专栏到“国际专栏”
从“冷战后世界”到全球化
比较:“冷战体系”和“全球化体系”
平衡支点“冷战体系”与“全球化体系”
“全球化体系来得太快了”
第二章  信息套利
我曾是“天气预报员”
“不用信息套利”和“讲述故事”
用“六维”眼光看世界
第三章  “凌志汽车”和“橄榄树”
思维的灵感:“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象征
“橄榄树”:在我们心里扎根
“凌志汽车”代表什么
故事:“凌志汽车”和“橄榄树”之间
第四章  华尔街在震颤中衰败
技术民主化
资本民主化
信息民主化
因特网商务世界:技术、资本和信息的民主化
同时到来
第五章  微芯片永远有需求
中国东北农民:“整个世界正在转变成一个大商品世界”
IBM:感染MIDS的巨人
MIDS的第一阶段
MIDS的第二阶段
MIDS的第三阶段
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第六章 “金色紧身衣”
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金色紧身衣”:全球化时代最流行的经济外套
全球化体系核心:“电子流”与“金色紧身衣”之间的相互影响力
第七章 “电子族”
全球化体系:是一种国家与“电子族”和“超级市场”间平衡基础上的体系
短角牛
长角牛
因特网:推动全球体的涡轮发动机
第二部分  接入体系
第八章  DOS资本6.0
“盗贼体制”:亚洲部长与非洲部长的对话
“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有非法侵占财物问题”
全球化的版本解读:DOSx
早产的全球化:“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先天不足
一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盗贼体制”
全球化:不是国家的重要性逐渐消衰,而是国事越来越多
东南亚:另外一种类型的早产的全球化
“这不是你要不要全球化的问题,而是你如何
全球化的问题”
“我将按美国模式做生意,但我的灵魂是爪哇人”
第九章  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进程的决定性力量:“电子族”和“超级市场”
透明度
标准化
腐败问题
债券和证券市场
民主化
第十章  拥有意大利,出售法国
与比尔·克林顿相比,中国人更需要比尔·盖茨
贵国频带有多宽?
贵国速度有多快?
贵国正在捕获知识吗?
贵国有多重?
贵国敢对外开放吗?
贵国敢在内部开放吗?
贵国如何设法得到它?如果得不到可以设法改变它吗?
贵国愿意除掉受伤者、抚育幸存者吗?
贵国交朋友怎样?
贵国的商标知名度如何?
第十一章  预防冲突的金色拱门理论
“麦当劳国家”不希望发生任何大规模战争
全球化并非是地缘政治的终结
冷战:棋盘和支票夹
全球化:大规模战争的终结
全球化:看不见的入侵和战争
阿拉伯——穆斯林的故事:一个全球主义者的解释
全球化: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体系
克里斯托弗Vs阿萨德:“橄榄树”问的紧张关系
第十二章  毁灭人类的人
全球化:我们都可能过得乏味无聊
全球化: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希望
全球化:文化的冲突与共享,让我们不要有
“无家可归”之感
全球化:不仅仅是前推,也应该有往回拉,
保住自己文化的特征
我们需要坚固的文化保护网,我们需要与市场无关的博物馆
全球化:应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同步进行
没有优美的环境和持续连贯的文化和社会,就不会有长久的文化
第十三章  胜者为王
NBA:卖给全世界
差距:全球化最严重的副产品
解析NBA:收入差距与不公平的原因
裂缝:只有富人和民不聊生者
第三部分  反对体系的力量
第十四章  反对力量
较量:丛林中的狮子和羚羊
“海龟”:失去安全网保护的反对力量
传统体制的被保护者:反全球化的强劲力量
新的反对群体:受伤的羚羊
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抗
霍华德:我们在全球市场中失去了民族标志
第十五章  浪潮(反作用之反作用)
全球化:一场发自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的基层运动
全球化的压力要比想象的大得多
全球化能创造许多机会,如国家产生的问题一样
每一个成功的经济发展榜样,都是全球化取得的
第四部分  美国和体系
第十六章  合理的繁荣
设想一个未来的全球化标准国家:
一个非常像美国的国家
体制:全球化浪潮中的决胜关键
第十七章  革命的美国
世界上有5种加油站
误解: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美国化和全球化相结合的影响
超级力量的个人:对美国化——全球化的威胁
第十八章  如果你想同人说话,请按1
只是太艰难了
日本
俄罗斯
联结太紧密了
太容易分离了
太无孔不入了
对大多数人太不公平了
太没有人性了
第十九章  前进之路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
全球化时代的地缘经济
全球化时代的地缘管理
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
全球化时代的“橄榄树”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