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小结和结论<br>本实验研究试图利用学习理论和决策的框架效应理论,探讨诚信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通过一个预实验和一个借助于公文框测验的纸笔实验来操纵相关变量,以验证本研究的相关假设。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主要有下述结论和启示。<br>(一)行为后果的奖励知觉对诚信行为的影响<br>本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的样本中被试对不诚信行为(及诚信行为)后的惩罚知觉差异并未影响到诚信行为表现的差异,该结论不支持研究假设1,它表明在本研究样本中个体知觉到对不诚信行为更为严重的惩罚并不一定能导致不诚信行为的降低。但由于实验变量操纵只是提供了对不诚信行为严重惩罚和对不诚信行为轻微惩罚两种条件,并未进一步更精细地提供奖励伦理行为,和对非伦理行为实行外部奖励的实验操纵,因此本研究的结论并不能就此否认行为结果奖惩机制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它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也许行为结果的奖惩知觉不单独地影响个体的诚信行为(不诚信行为),对个体诚信行为发挥影响的也许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认知过程因素,即不诚信行为侦查概率的知觉(预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此倾向)。<br>而国外专家的实验室研究发现,对不诚信行为的外部奖励和显著增加竞争压力将提高不诚信行为(Hegarty and Sims,1978),通过对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的比较,也许可以提示对不诚信行为的外部奖励和对不诚信行为的外部惩罚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相反关系。也许对不诚信行为奖励所导致的不诚信行为激发作用并不等同于对不诚信行为惩罚所导致的不诚信行为抑制作用。今后值得在同一研究背景下设置更细致的实验条件操纵加以验证,并且有必要分析奖励与惩罚在个体认知中是否存在不同的机理和价值。<br>将本研究的结果与1Yevino等人(1990)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可以发现某些令人惊奇的相似结果。在Trevino的公文框实验研究中,他们操纵了三种行为奖惩条件,即不诚信行为惩罚条件的公文框、诚信行为奖励的公文框和未作处理的控制组公文框。他们假设对替身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和对替身诚信行为的奖励将影响观察者的结果预期,从而影响诚信行为决策。但是研究结果表明替身奖励通过结果预期影响了诚信决策行为,而替身惩罚对结果预期和诚信决策行为没有发生任何影响。不同研究样本对相似的实验操纵(替身惩罚)得出相似的结论,也许可以说明该行为后的共同决策认知过程特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