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局里的经济学
(谢作诗)
前不久看了一部叫做《征服》的连续剧,讲的是黑社会团伙之间的火并,以及黑社会成员与警察之间的侦破与反侦破故事。该剧吸引了我。
吸引我的有三点:一是该剧的主角之一、黑社会头子刘华强,虽是黑道人物,却也豪爽、重情义。杀了不少人,但他要杀的无一是好人。在与警察的斗争中,我倒是常常为他捏汗担心。二是该剧的大多数情节合乎逻辑,还算严谨。三是这些黑社会团伙人员众多,并且大都被警察抓获。该剧有很多警察审讯犯罪嫌疑人的场面,是理解“囚犯难题”的好题材。
据说,“囚犯难题”有着明确的经济含义,那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是有冲突的。如果两个人都不坦白,各判一年,显然比都坦白各判八年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这也是说,个人选择可能是无效率的。教科书上这样写,老师这样讲,我们也都这样认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有没有冲突呢?在特定的局限条件下,有。但是这不能成为无效率的理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冲突。因为在这局限条件下,集体理性是达不到的,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不是同一时空的事。换了别的局限条件,两者完全可以统一,冲突完全可以消失。
那所谓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那所谓的无效率,其实只是终济学者想当然的产物。他们完全忘记了当事人所面临的局限条件。在这里,信息是阻隔的,又是一次性博弈、一锤子买卖。在这样的局限下,大家都坦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又何来大家都不坦白的结果呢?如果局限条件变了,当事人自然要选择大家都不坦白,这是无须经济学者操心的事。
事实上,如果博弈可以重复进行下去,那么大家都不坦白就成了当然的选择,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就会不复存在,无效率也会不复存在。即使博弈不能重复进行下去,只要当事人之间信息不是阻隔的,大家都不坦白也是必然的选择。警察审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从来都是隔离审查。警察把导致坦白结果的局限条件是拿捏得很准的。
中纪委把马向东的案子弄到江苏去审,目的之一就是要避免当事人之间可能的串供。中纪委深深体会到了,如果串供,当事人是不会坦白的,案子就审不下去了。中纪委把导致坦白结果的局限条件也是拿捏得很准的。《征服》剧中,犯罪嫌疑人决不是到了警察局就坦白的。相反,总是久攻不下,最后把铁的证据摆在面前,或者把同伙招供的情景展示在面前,才使当事人张了金口。这比较令人信服。
我不否认,“囚犯两难”里一方坦白是可以释放出去的。现实中坦白从宽,不会宽到释放出去的程度。但是信息阻隔、一次性博弈是导致大家都坦白的必要条件。改变这一条件,都坦白的结果就未必出现。这一点是不应该有疑异的。警察审犯罪嫌疑人的情景,相信每个人都是看到过的吧?面对事实,经济学者怎可以如此漫不经心呢?
经济学者的漫不经心可不只在于“囚犯的两难”。他们拿完全竞争的结果与垄断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垄断是无效率的;他们拿现代企业制度的某些东西与家族经营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家族经营是无效率的。殊不知,完全竞争的结果之所以与垄断的结果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局限条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现代企业制度的那些东西之所以与家族经营的情况不同,也是因为两者的局限条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更不知,效率者,乃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化是也。只要实现了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化,就是有效率的。
效率不是抽象的。不同局限条件下的行为和结果是不可以简单作比较的:我们不可以简单地拿垄断情况下的结果与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结果作比较,然后得出结论垄断是无效率的;我们也不可以简单地拿家族经营下的结果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结果作比较,然后得出结论家族经营是无效率的。
张五常教授讲得好:“既然我们假定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怎么有那么多的无效率呢?”“我们认为无效率,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于局限条件还不了解。”
让我们重温张教授的名言吧:“考虑了所有的局限条件,经济总是有效率的。”“不管是哪种局限条件,只要维持不变,人的自私行为只会在局限下减低交易费用。”“局限条件不变,事情只会向好的方面进化,而不会向不好的方面进化。”当然,人的自私行为是可以改变局限条件的。局限条件的转变是需要解释的,并且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经济总是有效率的。这当然不是说行为和结果就没有差异了,世界就不会有变化和发展了,而是说在根本上,差异源于局限条件,变化和发展是从局限条件开始的。
《征服》剧告诉我们,警察局里的经济学是不同于大学课堂上或者教科书里的经济学的。不同之处不在于逻辑有什么不同,而在于前者对于局限条件拿捏得精准无误,后者则常常在一组假设的局限条件下推理考虑问题,并且在应用推理结果的时候,常常连这组假设的局限条件也忘掉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