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5846892
  • 作      者:
    洪银兴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处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范式<br>一、政治经济学的阶段性使命决定其范式的变化<br>二、政治学对象和方法的演进<br>三、科学认识现代资本主义<br>四、科学分析实践中的社会主义<br><br>第二章 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br>一、价值观规律的基本内容<br>二、市场机制<br>三、供求关系变动与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br>四、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br>五、劳动市场和资金市场<br>六、技术进步与市场供求关系的长期变动<br>七、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调节的优势和局限<br><br>第三章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br>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r>二、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新变化<br>三、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br><br>第四章 中国经济学必须直面改革发展的现实<br>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分权式资产委托一代理制所需条件间的矛盾<br>二、国有制的主导地痊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资产可交易性的矛盾<br>三、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br>四、发展模式与体制模式双重转换并行可能会发生一系列摩擦<br>五、企业改革与社会经济外部环境改造之间的矛盾<br>……<br>第五章 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型

内容摘要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可以说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就理论创新来说,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前者强调理论创新的方向,后者明确理论创新的制度保证,没有“双百”方针这种制度安排,难以出现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就理论联系实际来说,如果要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有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转化形式可以表现为政府决策(如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制度的改革等等)和企业的决策(如企业战略和策略的确定、管理体制的优化等等)。<br>    这是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教材而进行的前期工作,体现了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经济学基础理论创新的精神。全书分五章:<br>    第一章研究的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范式问题。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是以增进社会财富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上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范式,在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展开了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层面的分析。<br>    第二章研究的是作为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问题。作者在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之后,研究了作为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市场机制和作为市场机制载体的市场体系,进而分析了市场调节的优势和不足。<br>    第三章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变化趋势。对于这些变化涉及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作者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探讨有关方法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生产性劳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等问题。<br>    第四章集纳了一些亟待经济学界作出解释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例如,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分权式的资产委托—代理制所需条件的矛盾、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资产可交易性的矛盾、企业改革与社会经济外部环境改造之间的矛盾、农村耕地流转与人口流动的矛盾等。<br>    第五章探讨了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型问题。作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需要中国经济学建立新的中国改革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三元经济的新理论;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学研究主题的变化,实现从“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性转折,建立综合的经济发展理论框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