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由于城门是城池的薄弱部位,也是攻者的主要攻击目标,所以城门也就成了防者的重点设防地点。其一是设置了悬门。悬门是一种用辘轳及滑轮等机关操纵其升降的木板门。设置于门道中部为第二重门。一旦城门被攻破,立即“发机而下之”,不仅可以阻止敌人进入城内,而且可以切断少量已冲入城中的敌人退路,将其消灭于城中。晋、鲁联军围攻倡阳都城时,倡阳守军在联军攻入城门后,立即将悬门在人城军队中间放下,幸得孔子的父亲、鲁国大夫叔梁纥及时顶住悬门,才使已经进入城中的联军退至城外。
一是增筑了瓮城。瓮城,也叫月城,是在城门外面增修的小城。它是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筑城工程中的一大发展。《武经总要·守城》说:“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城门的防守。因为敌人攻城门时,城上守军可由攻者的侧、后方发射箭矢,投掷石块;当敌人攻破瓮城侧门、进入瓮城内时,等于进入瓮中,守军可以由四面向敌人发射矢石,不难将攻人瓮城之敌聚歼。
一是修建了城楼。最早的城门,仅有一个豁口,而且相当宽阔。以后为加强城门的防守将门道改窄。如偃师商城发掘的西门,仅宽2.3 —2.4 米,两侧还筑有石础木柱骨心夯土侧墙。由于跨度小,可在侧墙上端横放长木,再在长木上夯土,使城墙连接起来,这就可以在城门正上方向下投石放箭,杀伤攻门的敌军。经过进一步的发展,又在城门上方修建城楼,并在城门一侧修筑登城的马道,这样既利于防守战斗,又便于在城上驻屯卫兵。如《越绝书·记吴地》说,吴国都城有“陆门八,其二有楼”,“吴小城……门三,皆有楼”等。可见春秋时的城门,多已修建城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