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空洞反射,机身上的空洞在电波射入之后,经过多次反射,通常也容易将电波反射回原来的位置。如进气口、驾驶舱等处,常常会发生这种效应。而且空洞里面有对雷达波反射特别敏感的东西,例如涡轮发动机的涡轮风扇正面,回波信号会更加强烈。所以机身正面进气口、驾驶舱是正面雷达波的主要反射源。
第四是在主机翼前缘的尖锐面上,回波现象更复杂,除反射以外,还会有散射。反射波的向量将不再是单一的方向,而会向以反射线为轴、顶角为入射角两倍的角度的圆锥区域集合。除了反射角度更大之外,尖端的电波反射强度也很大。所以飞机主翼前缘的雷达波反射强度,与机身侧面几乎是一样的,甚至较其他部位产生的雷达波反射都大。通常,翼剖面前缘部分的夹角越尖锐,则反射波前方越偏离电波发射方向,返回原方向的电波强度也就越低,因此,隐身飞机设计的机翼前缘通常都比较尖锐,但也不能太小,太小了会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
第五是表面波,雷达波贴着机身表面前进的部分会形成所谓的表面波。这些表面波在碰到机身上一些细小的接缝时,也很容易产生反射现象,增大整架飞机的雷达截面。因此,机身上的一些小地方,如空速管、电子天线甚至机身上缝隙,都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减少接缝的设计,使用隐身材料处理等。如,F-117A早期的试验机“海弗蓝”,因飞机空速管尖锐的前缘以及空速管内部空洞所造成的雷达波反射,就使雷达可以在80千米外发现了“海弗蓝”飞机,后来把空速管尖端修改成类似水晶状,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