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敌方还在针对己方的前一轮行动进行调整时,己方的下一轮行动又接踵而至,使敌方应接不暇、无所适从,终因跟不上作战速度与节奏而丧失主动。海湾战争中的海夫吉之战就是明显的例证。1991年1月底,伊军对位于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区的交通枢纽海夫吉发起相当规模的攻击,企图打乱美军的战略部署,迫使其地面部队提前投入战斗。伊军这次出击直指多国部队防御的软肋,而且计划缜密,行动突然,从战争艺术的角度衡量不失为高水准的谋略。但在伊军第一梯队开始进攻不久,美军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就捕捉到伊军正在集结的后续师,美军中央总部遂迅速调集数百英里范围内的飞机将其摧毁在沙特边境以北地区。伊军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导致已进入海夫吉的第一梯队在两天内陷入灭顶之灾。从此伊军彻底放弃主动出击,龟缩在“萨达姆防线”背后坐以待毙。正是双方在感知一决策一行动周期方面的巨大差距,使海夫吉之战呈现出戏剧性的一幕:美军在仓促之间能够及时化被动为主动,伊军则不仅轻易丧失几乎唾手可得的胜利,而且以惨败告终。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感知、决策和行动不断趋于实时化,这必然缩短作战的循环周期。美军之所以在近年来提出“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并用以指导伊拉克战争,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