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清战争史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4369517
  • 作      者:
    孙文良, 李治亭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文良(1933—1995),辽宁辽阳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回辽宁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系主任、校教务长,兼任辽宁省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发表《清太宗全传》(合著)、《乾隆帝》(合著)、《明清人物》、《中国官制史》及文集《满族崛起与明清兴亡》等十余部,主编《满族大辞典》、《清史稿辞典》等,发表明清史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迄今为止,《明清战争史略》是国内最系统而完整地描述明清战争史的专著,全景式地再现了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战争历程,决定了清兴明亡的最后结局。作者以高超的技巧,展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变幻莫测,斗智斗勇,每一场战斗都是一篇动人的故事,如身临其境,惊心动魄;解析战争,如同兵家,视为兵书,引人入胜,智慧大增。
展开
精彩书评
  后金兵冒死抬运车梯抢渡护城壕,壕又深又宽,不得过,许多兵士拥在壕边,不断被炮火击中,壕边和壕里留下一堆堆尸体;有的越过了壕,在城下遭到矢石、火弹的袭击,纷纷倒毙。城下“尸积如山”。
  “大凌自八月初六日受围,直到十一月初九日始溃,百日之厄,炊骨析骸,古所未有”。城内“粮绝薪尽,兵民相食”。
展开
精彩书摘
  袁崇焕赴任后,先驻山海关,不久,经略王在晋令他移驻中前所(按:
  此地距山海关约四十里)。因为前屯聚集了很多失业的百姓,亟待安置。王
  在晋令他前往办理。他于当夜独自一人赶路,闯过虎豹出没的荆棘丛,于天
  亮前进了城,将士们都佩服他的胆量之大。王在晋也更器重他,于七月初题
  补为宁前兵备佥事。但崇焕看到王在晋无远略,对他提出于山海关外筑“重
  城”的计划也以为“非策”,两人争论了几次。袁崇焕提出了守关外以捍关
  门的方略,得到孙承宗的全力支持与赞助,付诸实现。
  袁崇焕倡言守关外,守在宁远。此地原无城,明初为广宁前屯及中屯二
  卫地。宣德三年(1428年)置宁远卫,始修卫城,周长六里八步,高二丈五尺
  ,池深一丈,宽二丈,周长七里八步。全城呈方形,有四门,东为春和门,
  南为迎恩门,西为永宁门,北为广威门。至嘉靖四{一三年(1564年),由副
  使陈绛又重修了一次。城的规模不算大,但很坚固。城内驻军一千二百五十
  余名。它辖二所、边台一百五十五座,总计官军六千八百一十四名。宁远在
  那时还不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只考虑到从前屯至锦州距离稍远,不便相互
  应援。为接通山海关与关外各镇之间的声气,才决定增建一新。到明与后金
  爆发战争后,诸如开铁、辽沈,直至广宁等战役,宁远还没有引起明朝战略
  家们的注意。当战争发展到辽西,山海关成为阻挡后金进军的唯一的一座关
  门,宁远城的战略作用才突现出来。它是伴随着明与后金战争的深入发展,
  而为那些少有的远见卓识的战略家所认识。袁崇焕发现宁远的战略价值,已
  经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宁远“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
  为形胜”。由于它正居于河西走廊的中间,守住它,也就扼住了这条走廊的
  咽喉,山海关尚在二百里之外,根本不会受到惊扰。
  孙承宗决计守宁远,派祖大寿负责修补全城。这时,朝廷人事更动,又
  使他的方略受阻。辽东巡抚阎呜泰因不称职,被劾听勘,换上一个胆小怯懦
  的张凤翼,主守关内,与孙承宗意见分歧。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八日,承
  宗出山海关,东巡三百余里,达于宁远东杏山附近。他在给朝廷的奏报中写
  道:“若失辽左,必不能守榆关;失觉华、宁远,必不能守辽左。”他特别
  强调宁远城“生气郁然,因思为国家远计,则此城为必据必争之地”。孙承
  宗的战略意图是,山海关外以宁远为重点,将沿线原有各城都恢复起来,派
  驻军队,层层设防。因而把山海关至宁远二百余里之问的镇堡尽收为“内镇
  ”,而山海关“不觉在重桓之内矣”。为实现其战略方针,孙承宗采取如下
  措施:
  一是筑城。经过河西战乱,各城堡都被焚弃。承宗令各城尽速修复。二
  是派军驻守,同时召辽人回故居,重建家园。如中前所兵民已近五千人,前
  屯军民有六万余人,中后所兵民不下万余人。宁远原“城中郭外,一望丘墟
  ”。经袁崇焕、满桂等恢复后,兵民达五万余家,屯种远至五十里。总计已
  恢复五城十三堡,兵民已达十余万。三是垦荒屯田。以帑金买牛,召旧人垦
  种,三年起科。截至承宗东巡,已垦田五千余顷。四是发展采煤、煮盐、海
  运等事业,以充实民力,佐助军需。经过大力整顿,关外形势为之改观。
  就在这次东巡时,孙承宗至宁远召集诸将讨论如何防御的问题。多数人
  同意张凤翼守关内的方略,马世龙请守中后所。袁崇焕仍然坚持守宁远。孙
  承宗作出最后裁决,以守宁远为方略。但佥事万有孚、刘诏极力阻挠。孙承
  宗不听,力排众议,当即命令满桂与袁崇焕共守此城。还在承宗到任不久,
  就令祖大寿筑城。他以为朝廷绝不会守宁远,仅完成原定筑城计划的十分之
  一,而且工程质量很差,根本不符合防御要求。于是,袁崇焕重新设计,定
  制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顶部二丈四尺.仍巾祖大寿与参将
  高见、贺谦分别督工。次年即天启四年(1624)完工,成为关外一重镇。在袁
  崇焕的精心治理下,宁远“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朝廷方面,对于孙承宗实行守宁远以护关门的方略仍议论纷纷。尤其是
  张凤翼仍在极力反对,竟然说:“国家就是放弃整个辽东,仍不失为全盛。
  如大宁、河套等都已放弃,对国家有何损害?如今,举世无一人打算恢复全
  辽,他(指承宗)一人就能恢复吗?”他甚至对人说:“枢辅(指承宗)想把我
  置于宁前这块荒凉的边塞,这是杀我啊!”他怕得要命,急忙把妻子送回老
  家。针对张凤翼的真正的亡国谬论,孙承宗于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再上“
  边方大计疏”,逐一驳斥,极言宁远可战可守。他说:关外诸城,“以兵以
  屯”,这就是:“以辽人守辽土,养辽人,使关外之备稍足,则关内之防稍
  减。”如果“守在关以内,则内备浅薄;守在宁远,则山海已为重关,神京
  遂在千里之外”。如后金来攻城,兵民置于绝地必“心坚敢死”,矢志坚守
  。在申辩了战守方略后,孙承宗请求熹宗“立断”,不要动摇他们拟定的大
  计。熹宗被他的雄辩所折服,还给予夸奖。
  明廷围绕守山海关与宁远所进行的激烈争论,由于孙承宗与袁崇焕坚持
  自己的正确主张,几经反复,才获得了熹宗的同意,他们的方略得到贯彻实
  行。这年九月,崇焕同大将马世龙、王世钦率水陆马步军一万二千人,东巡
  广宁,经过十三山(大凌河出海处,地属辽宁锦县)、右屯,泛三岔河,改由
  辽东湾航海返宁远。这种带领大部队巡视的做法,是向后金显示明军的实力
  ,同时也起到召集辽人返回故地和安定人心的作用。不久,袁崇焕晋升为兵
  备副使,再晋为右参政。
  天启五年(1625年)夏,孙承宗与袁崇焕计议,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
  山、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修缮城郭居住。这样,白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
  ,而宁远则成为“内地”,再加上宁远至山海关二百里,共为四百里,形成
  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四年来,孙承宗重用袁崇焕一大批忠直的文武
  将吏人才,边防大备。“白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
  虑矣。”不但扭转了原先的那种颓败之势,而且,整个形势变得越来越好。
  正当孙承宗与袁崇焕锐意恢复之际,阉党势力猖獗,魏忠贤等人加紧了对一
  向不听命于他的孙承宗的打击,想方设法必欲将孙排挤出朝廷。
展开
目录
上编  后金在辽东的战略进攻(1618-1926年)
第一章  明与后金首次交锋
一、努尔哈赤起兵创建后金
二、合金与明朝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抚、清之战后金首捷
四、明朝的惊骇

第二章  萨尔浒之战——明清(后金)第一次决战
一、明军分进合击
二、后金各个击破
三、明朝失败的原因
四、战后双方力量的对比

第三章  开原铁岭争夺战
一、后金进攻的新策略
二、明失开原、铁岭
三、熊廷弼经略辽东

第四章  辽沈大战
一、后金发动辽沈之战
二、辽沈之战的重要战役
三、明军的战略退却
四、后金进占辽沈地区

第五章  辽西辟战场
一、明廷决策守辽西
二、西平堡血战
三、后金不战取广宁
四、熊廷弼、王化贞被逮

第六章  宁远城下的鏖战
一、守御山海之争
二、明部署宁锦防线
三、袁崇焕誓守宁远
四、明兵凭坚城用大炮获胜
中编  明、清(后金)的战略相持(1627-1643年)

第七章  宁、锦对峙
一、后金对明的议和策略
二、后金再次攻宁锦
三、明获“宁锦大捷”
四、大凌河围困战

第八章  后金千里奔袭
一、突袭北京与用间
二、攻占关内四城
三、宣府、大同运动战

第九章  辽东沿海争夺战
一、明在辽东沿海的防御
二、后金首次攻皮岛失利
三、后金袭取旅顺
四、皮岛海战

第十章  清军深入腹地
一、京畿袭扰战
二、冀鲁消耗战
三、山东攻掠战

第十一章  松、锦之战——明清第二次决战
一、战前的部署
二、清军包围锦州
三、松山决战
四、两次决战之比较
五、明朝被迫求和
下编  清朝消灭南明的战略总攻击(1644—1662年)

第十二章  清军进关
一、明朝的崩溃
二、诱胁吴三桂乞降
三、山海关激战的决定性胜利

第十三章  清军攻灭弘光政权
一、入关后清朝面临的军事形势
二、弘光政权的布防
三、清军进入南京

第十四章  清军南下
一、鲁王政权的覆灭
二、唐王政权的覆灭
三、绍武政权的覆灭

第十五章  清对明的最后胜利
一、农民军与南明残余势力的联合
二、永历政权的抗清
三、清军活捉永历帝
附:明清(后金)主要战役一览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