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对于欧洲的传统政策即为设法维持欧陆国家之间的权力平衡,使任何强国都不能形成独霸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已被打倒,法国遂自然变成欧陆第一强国。所以,英国所采取的外交路线是一方面抑制法国,另一方面扶持德国,使二者之间形成新的平衡,并且都会接受英国的控制。而且不仅如此,英国还企图利用意大利来牵制德法两国。就理论而言,此种权力平衡的运作的确可以算是相当巧妙。但实际上,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功败垂成。
张伯伦宁愿与波兰结盟而不与苏联结盟,已见前述。他害怕英国若与苏联结盟,则可能会迫使中欧诸国有若干将倒向德国方面。在1939 年3 月的环境中,波兰或罗马尼亚与德国单独达成协议实在是一种合理的忧虑。假使德国不经一战即能吸收罗马尼亚,英国将面对若不默认就必须发动战争的难题。反而言之,假使英国与苏联结盟,而东欧国家转而向德国靠拢,则英国也就不会再有同盟国可以支持其消耗战略。更进一步说,苏联本为希特勒的传统大敌,英国若与苏联结盟,则可能激怒希特勒,使其提早向两方发动攻势,尤其是希特勒知道斯大林此时既不愿意也无能力对西方国家提供有效的军事援助。
因为英国的目的只是围堵德国而非击败德国,所以给予波兰以保证实为合理的战略。要想发挥威慑作用则此种保证又必须在希特勒尚未有任何动作之前即先发布。至于在1939 年夏季和苏联的谈判则应视为一种备而不用的辅助威慑。有人指出,英国若与苏联结盟,则在军事上的确是比较有利,但这不仅为后见之明,而且也忽视了当时的事实:英国人并未假定战争无可避免,其目的仅为通过威慑以获致和平。不过,英国人的思考是只知利而不知害。他们似乎不会想到英国对波兰的保证足以刺激希特勒与斯大林的最终互相勾结。他们也许是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作了太高的估计,才会有此一失。
对于德国而言,也无任何不利甚至更为有利。战前德国有一个流行的笑话:“假使战争爆发,意大利最好能守中立,这样它也许可以牵制敌方10个师,假使它投入对方,则德国只要用5 个师就可以将其击败,但假如加入德国方面作战,则德国反而要用20 个师去保护它。”此项预言真是不幸而言中,假使意大利能守善意中立,则对德国的贡献将比参战远较巨大。巴尔干和地中海都可平静无事,于是德国也就可以专心去进行其决定性的作战。
1922 年,墨索里尼率领其党徒所组成的“黑衫”(Black Shirt)军向罗马进军,迫使国王和国会任命他为总理并实行独裁。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到1925 年,他的政权遂完全巩固,所有异己分子都已被清除。从此意大利都是在他统治之下,直到1943 年被推翻时为止。
平心而论,墨索里尼不失为一流的欧洲政客(Politician),他这个人头脑灵活,机智善变,仪表出众,辩才无碍,文笔犀利,精通四国语言(英法德意),擅长戏剧化的表演,对于群众有高度的煽动能力。但尽管有其一切的优点,墨索里尼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Statesman),尤其不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大领袖。他的私心极重而且崇尚虚荣。他不仅好大喜功而且有时也缺乏理智。尤其是缺乏贯彻其意志的决心和能力,所以遇事都是敷衍塞责,不了了之。这也正是意大利民族性的基本弱点。
在其执政期间,不能说是没有成就,文治武功均可称道。但不幸都是虚有其表,此种粉饰太平的政策对于国家不但没有贡献,反而足以斲丧国家的元气。更坏的是他为了提高其个人威望,遂盲目地从事侵略冒险,结果不仅是浪费国力,而且愈陷愈深,终至不能自拔。不过作为一个独裁者,墨索里尼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仅凭内政方面的成就是不足以使人民感到满足,所以为了想使其政权能持久不毁,他只好以攘外为手段来达到安内的目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