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AT&T到微软:美国反垄断透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803442
  • 作      者:
    李成刚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丛书·从AT&T到微软:美国反垄断透析》主要内容包括:AT&T公司简史、AT&T公司分拆的来龙去脉、AT&T公司分拆的影响及启示、微软反垄断案的历程再现、微软案折射出的反垄断立法课题、垄断的含义及成因、如何衡量垄断、反垄断的经济和社会依据、反垄断的利弊争论、反垄断立法中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的基本状况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丛书·从AT&T到微软:美国反垄断透析》:
  准备应战
  上诉法院6月23日做出的终审裁决并未动摇政府将其提起的新诉讼推进下去的决心。相反,在上一回合争斗中显得有些灰头土脸的政府(也包括地方法院),在不甘心失败的刺激之下,反而加速了诉讼进程。从事后的观点看,此时双方“决战”的大幕正缓缓拉开。
  8月11日,杰克逊法官同意对公众和新闻媒体公开反垄断诉讼准备阶段剩余部分的笔录供词。这一裁决有些出乎人们意料,因为以前的笔录被认为是高度机密的材料,直到双方当事人有机会复核它们的内容时才予以披露。8月20日,杰克逊同意司法部和微软的联合请求,将反垄断审判推迟两个星期。审判原定于9月8日开始,现重新安排在9月23日开庭。
  随后微软开始积极着手做准备工作。9月4日,微软列出它将传唤的证人名单,声称他们会证明在Windows中网络技术的建立是为用户和开发商设计的;用户选择IE,而不选择Netscape,是因为前者的优越技术;微软与经销商的双赢协议并没有阻碍网景公司分销产品的能力。名单列有2名专家证人,8名微软职员证人和2名非计算机企业非微软职员证人。
  10月9日,在审判开始前的最后审前会议上,微软指出司法部决定列出两位新证人-Apple和Java,是试图给诉讼增加两个新问题。微软要求增加时间来处理这一新问题并撤销新的证人。最终双方当事人都同意于1998年10月19日开始审判。
  至此,双方该做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好戏”就要上演了。
  正式开庭
  在经过数月的多方取证之后,随着政府律师戴维·博伊斯(David Boies)宣读开庭陈词,这桩备受世人瞩目的“微软不正当竞争案”,于1998年10月19日开始审判。
  政府的起诉律师博伊斯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律师。有意思的是,他曾于70年代成功地帮助IBM公司赢得了一场反垄断官司的胜利,现在他则掉转枪头,成为政府打破垄断的代言人。这位身材瘦削的资深律师穿着随便,说起话来总是慢吞吞的,但却经常以精密严谨的思维打动观众。在本案中,他曾在一次法庭质询中对比尔·盖茨进行提问,并将微软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驳回,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政府试图列出微软阻止网景公司网络产品几个重要销售渠道的种种手段。微软反驳了博伊斯的大部分陈词,称它们具有误导性,并且歪曲事实真相。微软还直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对政府的证词和网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巴克斯代尔(James Barksdale)的书面证词做出回应。
  正如前面提到的,政府提起本次诉讼的导火索是1995年6月21日微软与网景公司之间的一次会议,因此案件最初的审理也是围绕这次会议展开的。司法部的目的是证明微软公司为维护自己的特许经营权以及开拓新市场,非法利用其业已拥有的市场优势,打击竞争对手。
  在司法部的传讯下,美国在线公司(AOL)提供了对微软极为不利的证据,证明在1995年的那次会议上,微软公司曾企图非法阻止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进入视窗软件市场。AOL作证说,微软在会上要求网景放弃与该公司的竞争,并给IE浏览器更多的市场份额;作为回报,网景将成为微软的一个特殊合作伙伴。如果网景拒绝这一要求,微软就会联合其他大公司将其摧毁。随后,AOL又提供了1996年AOL和微软的一次会议纪要,其中记载着盖茨曾试图说服该公司与微软结盟,以压制网景公司。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世界电信业巨头AT&T分拆启示录
1.1 AT&T公司简史
1.2 AT&T公司分拆的来龙去脉
1.3 AT&T公司分拆的影响及启示

第二章 微软反托拉斯案全景扫描
2.1 微软反垄断案的历程再现
2.2 微软案折射出的反垄断立法课题
附2.1 :微软垄断时间表
附2.2 :为什么Windows和Office不能分割

第三章 悬在经济巨鳄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垄断法概述
3.1 垄断的含义及成因
3.2 如何衡量垄断
3.3 反垄断的经济和社会依据
3.4 反垄断的利弊争论
3.5 反垄断立法中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
3.6 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的基本状况

第四章 为自由市场经济“立宪”——美国反垄断法概览
4.1 美国反垄断立法的历史背景与概况
4.2 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机构及司法程序
4.3 美国反垄断法的主要调整对象
4.4 美国反垄断法对企业合并的管制
4.5 美国反垄断法的近期动向与未来挑战
附录:美国主要反托拉斯法律摘要
1:《谢尔曼法》
2:《克莱顿法》
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韦伯一波默斯法案》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