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上诉制度研究:以三审终审为基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262267
  • 作      者:
    尹丽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尹丽华,女,1964年1月出生,黑龙江省富锦人。1984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6月毕业于该校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武汉中南政法学院(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至今,从事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2002年攻读西南政法大学诉讼专业博士,2005年7月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曾在《现代法学》、《法学评论》等法学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加编撰著作和法学教材五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对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改革和重构将是笔者研究这一课题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司法改革的大环境和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将为我们重新审视和完善刑事上诉制度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和空间。司法在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居于枢纽地位,这也是司法改革,尤其是审判制度改革之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根源。上诉制度的改革也同样涉及到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对初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乃至再审程序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上诉制度的研究实际上不仅具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微观意义,也具有从局部到整体涉及整个刑事诉讼制度的宏观意义。因此放在司法改革的整体背景下研究的刑事上诉制度,也涉及到一系列相关诉讼程序和制度的重新整合,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刑事上诉制度的再建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一、  刑事上诉的概念与语境分析
    “概念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工具,没有界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没有概念,便无法将我们对法律的思考转变为语言,也无法以一种可以理解的方式把这些思考传达给他人。”然而按照分析哲学的观点,词作为思维的工具,它本身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含义,每个词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还取决于它被使用于什么样的语境,没定什么样的语义范围之中。上诉虽然具有该制度所应具备的共性特点,但在不同法系、不同国家法集中又表现出适用的语境和范围上的差别。因此在对刑事上诉制度展开研究之前,需要对上诉的概念及其适用的语境范围作出一番分析,这对于明确研究的主题范围将具有一定意义。
    对于上诉及刑事上诉的概念,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的教材中很少给出明确的定义,这是因为上诉一词本身包含着诸多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起来就会有不同的解释。
    (一)  两种语义中的刑事上诉概念
    1.  以当事人为视角的上诉概念
    《中国大百科书·法学卷》中虽设有“上诉审程序”条目,但没有对“上诉”本身给出定义。在《法律辞典》(简明本)中对上诉一词则概括为:“在诉讼中,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不服,在法定的期限内依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法院请求变更裁判的诉讼行为。”
展开
目录
引言: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  绪论
一、刑事上诉的概念与语境分析
(一)两种语义中的刑事上诉概念
(二)刑事上诉的语境分析
二、刑事上诉制度与审级制度的关系
三、刑事上诉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一)刑事上诉制度的历史地位
(二)刑事上诉制度在现代刑事审判中的地位

第二章  刑事上诉制度的原理研究
一、刑事上诉制度的价值
(一)刑事审判程序价值的一般性考察
(二)刑事上诉审程序中的价值显现
(三)刑事上诉审中各价值间的冲突与协调
二、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
(一)刑事上诉制度的基本功能
(二)不同上诉法院的功能配置
三、刑事上诉权的属性及其保障
(一)刑事上诉权的属性
(二)刑事上诉权的行使主体
(三)被告人上诉权的特殊保护

第三章  两大法系刑事上诉制度的比较研究
一、英美法系刑事上诉制度之考察
(一)英国的刑事上诉制度
(二)美国的刑事上诉制度
二、大陆法系刑事上诉制度之考察
(一)法国的刑事上诉制度
(二)德国的刑事上诉制度
(三)日本和俄罗斯的刑事上诉制度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刑事上诉制度
三、两大法系刑事上诉制度的共同特征
(一)趋同性的第三审结构的设计
(二)倾向性的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
(三)普适性的上诉审原则的遵行
(四)多样性的上诉审程序的构成
四、两大法系刑事上诉制度的主要差异与成因
(一)第二审程序救济范围上的区别
(二)第二审程序结构形态上的区别
(三)第二审法院裁判方式上的区别
(四)刑事上诉权行使主体上的区别
(五)两大法系刑事上诉制度差异之成因分析

第四章  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现状研究
一、两审终审制的生成及其原由
二、我国现行刑事上诉制度的特点
(一)上诉审中贯彻全面审查原则
(二)上诉程序设置呈现明显的单一性
(三)上诉审结构从总体上类归于复审制
(四)上诉审程序中凸显法院职权主义色彩
三、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缺陷与成因分析
(一)全面审查原则悖于诉讼原理
(二)两审终审制约纠错和统一法律适用功能的发挥
(三)上诉审程序虛置化和形式化严重
(四)发回重审制度缺失程序规范的约束力
(五)终审难终损害司法权威
(六)程序性裁判救济制度缺失,忽视当事人的程序保障权

第五章  刑事上诉制度的重构
一、刑事三审终审制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建立刑事三审终审制的必要性
(二)建立三审终审制的可行性分析
二、各级法院司法功能和审判管辖权的重新定位
(一)最高法院的司法功能与管辖权
(二)高级法院的司法功能与管辖权
(三)中级法院的司法功能与管辖权
(四)基层法院的司法功能与管辖权
三、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完善
(一)尊重当事人的上诉处分权,确立有限审查原则
(二)  以上诉理由作为二审是否开庭审理的划分标准
(三)严格限制发回重审的适用范围
(四)建立和完善程序性裁判的上诉救济制度
四、刑事第三审程序的建构设想
(一)刑事第三审的法律审性质
(二)刑事第三审的上诉限制
(三)刑事第三审应当以书面审为原则
五、死刑复核程序的缺陷与死刑案件的上诉审改造
(一)我国现行死刑复核程序的缺陷
(二)死刑案件的上诉审改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