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想与现实:刑事证据理论的新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112343
  • 作      者:
    汪建成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汪建成(1962—)安徽省太湖县人,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c university 0f Leuven)访问学者,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富布莱特研究学者。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主要学术著作有《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专论》、《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新刑事诉讼法论》、《刑事证据学》等,另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法学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对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一定的事实基础是司法裁决获取其正当性的前提,换言之,没有一定事实依据作支撑的裁判必然失去其权威性根基。
  渗透着生活经验、逻辑法则、伦理规则的法律规范使得诉讼意义上的证据及证据运用比照一般意义上的证据有着各种相异之处。
  通过诉讼认定案件事实这种形式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将法官的主观认识法律化的机制。
展开
目录
第1题 论刑事证据的多重视角
1.1 证据的诉讼品格——诉讼证据与一般证据的距离
1.2 刑事证据的双重属性——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1.3 刑事证据的构成要素——信息内容和载体形式
1.4 刑事证据的两个观察视角——亲历者和被说服者
1.5 两种状态中的刑事证据——静态证据与动态证据
1.6 三种意义上的刑事证据——记录犯罪过程、证明主张事实和定案根据
结语
第2题 对刑事证据分类理论的几点思考
2.1 一般性讨论
2.2 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分类方法证明
2.3 对“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分类标准的理解和修正
第3题 证据制度之历史演变
引言
3.1 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演变
3.2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演变
3.3 当代世界各国证据制度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第4题 自由心证新论——论自由心证之自由与不自由
引言
4.1 证据裁判主义——一种事实的认定方法
4.2 证明力和证据能力——诉讼证据的内在品格
4.3 必要与可能——“自由心证”之自由
4.4 界限与规制——“自由心证”之不自由
4.5 结论与引申——“自由心证”在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第5题 论诉讼证明中的四个标准
5.1 证明标准
5.2 认识标准与心证标准
5.3 证明评价标准
5.4 两大法系国家诉讼证明中的标准问题
5.5 我国诉讼证明中的标准问题
第6题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6.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本体制度安排
6.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程序构建
余论
第7题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论
7.1 问题的提出
7.2 美国法上的非法证据证明
7.3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与实践
7.4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分配之法理探析
7.5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思考
第8题 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8.1 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
8.2 证据开示的范围
8.3 证据开示的程序
8.4 法官在证据开示中的作用
第9题 刑事证人制度之基本理论三论
9.1 证人作证之义务观
9.2 证言形成之阶段观
9.3 证人作证之价值观
第10题 警察作证制度的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
10.1 警察作证制度的理论推演
1O.2 警察作证制度的实证分析
第11题 口供规则体系论纲
第12题 诱惑侦查新论
第13题 沉默权三题
第14题 刑事鉴定结论研究
第15题 论刑事证据立法方向的转变
刑事证据理论的哲学基础论纲(代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