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的博弈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3629657
  • 作      者:
    (美)道格拉斯 G.拜尔(Douglas G.Baird),(美)罗伯特 H.格特纳(Robert H.Gertner),(美)兰德尔 C.皮克(Randal C.Picker)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
收藏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G·拜尔 (Douglas G.Baird)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Harry A.Bigelow杰出服务教授,1994-1999年任院长。研究和教学方向是公司重组和合同。 罗伯特·H·格特纳 (Robert H.Gertner)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研究领域涵盖法律经济学、公司理论等。 兰德尔·C·皮克 (Randal C.Picker)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Paul H.and theo Leftmann教授,研究领域是知识产权、反托拉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1944年,数学家冯?诺依曼与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出版了《博弈理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标志着博弈理论的诞生,它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博弈理论从学科分类来说属于数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内容是运用数学方法构造人类行为的理论。而人类行为理论是所有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法学作为研究人类法律制度的学科,其理论基础是人类行为的理论。没有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理论,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制度规范可以说是空中楼阁。因此只有对人类(包括经济主体、社会组织)行为的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构造科学、有效的行为规范。 博弈理论是法学重要的分析工具。正像博弈理论对经济学的全面改造一样,博弈理论也必将为法学的研究注入新的血液。《法律的博弈分析》可以说是美国在这方面的代表。《法律的博弈分析》首次运用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来提高我们对法律是如何起作用的理解。围绕博弈理论主要的解概念来组织内容,《法律的博弈分析》揭示了人们熟知的囚徒困境、性别战、啤酒蛋糊以及鲁宾斯坦讨价还价等博弈可以用来阐明许多不同种类的法律问题。《法律的博弈分析》突出了起作用的基本机制,并展示了博弈概念及相关法律问题自然的递进过程。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最为综合和最为概括的方面……是其对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如何特定地应用于法律问题分析首次作出了非技术性现代指导。……《法律的博弈分析》是读者容易理解的具体数量例子的分析,而不是抽象概念的理论式表述。作者利用真实的案件或假设的前提介绍并说明了现代博弈理论的突出内容。《法律的博弈分析》是一本重要的著作,……它将成为法学研究中增加使用博弈理论模型的催化剂,人们在未来将认识到本书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伴随着这种影响,本书必将获得应有的赞誉。令人高兴的是,这样的影响对于法学领域有极大的益处而这样的赞誉也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
目录
写在前面
译者的话
前言
导论:理解策略行为
文献索引
第一章 同时决策与正规形式博弈
正规形式博弈
利用不同的博弈来比较法律制度
纳什均衡
民事责任、事故法律与策略行为
法律规则和严格占优思想
集体行动问题与两人两策略博弈
纳什均衡的多重性问题
小结
文献索引
本章注释
第二章 动态相互作用与展开形式博弈
展开形式博弈与后向归纳法
市场占先与策略性承诺的动态模型
子博弈完美性
小结
文献索引
本章注释
第三章 信息披露、告之法律和重新协商
将信念融入到解的概念中
完美贝叶斯均衡解的概念
可核实信息、自愿披露和告之后果
告之法律与告之后果的局限
可观测信息、规范和重新协商问题
最优激励与重新协商要求
对当事人重新协商能力的限制
小结
文献索引
本章注释
第四章 信号示意、信甄别与不可核实信息
信号示意与信息甄别
不可核实信息的模型化
信号与法律规则的作用
信息披露与违约规则
信息甄别与法律规则的作用
小结
文献索引
本章注释
第五章 声誉和重复博弈
第六章 集体行动、嵌入博弈与简单模型的局限
第七章 非合作讨价还价
第八章 讨价还价与信息
结论:信息以及法律的局限
参考文献
术语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